作为与购物中心身份平等的业态,百货店的生存状况却远不及前者。近年来,商业综合体的发展更让购物中心成为人见人爱的“香饽饽”,在地产高速增值的同时获得多家知名品牌青睐。与此同时,百货店却由于业态种类普遍单一等原因难以做大做强。专家认为,百货店今后必须做出转变,迎战“综合体时代”。
转变方式一:进入购物中心
适用类型:小体量/连锁百货店
在购物中心业态蓬勃发展之时,进入购物中心充当主力店,无疑是小体量百货店最简便易行的方式。
“就”大而全“一点而言,购物中心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对百货店来说,进入到购物中心不需要做太大改变或转型。而另一方面,百货店也可以填补购物中心的一些品牌缺口。”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认为,与购物中心进行业态组合,各尽所长,不仅可以保留百货店的经营特色、实现“主体化”,还可以与购物中心共享消费者资源。
然而,并不是所有百货店都适合入驻购物中心。业内人士认为,体量在5万平方米以下的小体量百货店是入驻购物中心的主力军。如经营面积在4.5万平方米的hQ尚客百货、两万平方米的百盛美罗城店及3万多平方米的太平洋百货五棵松店等。
此外,连锁型百货店与购物中心签订协议“捆绑入驻”,也是百货店发展的一条捷径。而如果百货店与购物中心刚好同属一家集团,事情则会变得更加顺风顺水。如北京华联万柳购物中心的主力店BHG时尚百货与购物中心同属北京华联集团。如今,BHG百货在全国总共有22家店,其中有14家落户北京。
转变方式二:跨界商业地产
适用类型:资金充裕的大型百货店
对于体量在8万平方米以上的百货店而言,跨界商业地产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目前,购物中心投资者在商业地产领域赚得盆满钵满,无论经营状况如何,只要“开业”就会有不菲的资产增值。
商业咨询师刘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购物中心每平方米的拿地成本约为1000-2000元,建筑、装修、招商等成本为每平方米3000元,总价约为每平方米5000元。而一旦购物中心开业,每平方米估价一般都会在1.5万元左右。资金运转周期不超过五年,而现金流却能增加两倍。而另一方面,苦心经营数年的百货店,即使是行业佼佼者,每年的销售额增幅一般也不会超过20%。因此越来越多的百货店开始尝试自持物业。
然而,百货店自建物业与地产商转型做经营一样,都面临转型带来的不适应。郭增利认为,百货店自持物业,也就是跨领域去做地产,可能会影响其在零售经营领域的专心程度。“跨界商业地产这个现象的确存在,但它只适合少数资本充裕、具备扩张实力的百货店,而不应该成为主流。”
在北京,目前坚持自持物业的百货店,如崇文门新世界百货、庄胜崇光百货都是体量庞大的百货业巨头。赛特集团日前也买下赛特奥莱所在的土地使用权。庄胜崇光百货总经理郑玮庆表示,定位于做“大百货”的庄胜崇光百货会坚持自持物业,但重心仍会放在零售经营领域。
转变方式三:放弃联营模式
适用类型:勇于创新的百货店
郭增利认为,无论是进驻购物中心还是跨界商业地产,都是中国百货行业的“过渡性策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百货店应做出经营模式上的转变,不能死死守住联营模式不放。“由于联营模式的制约,国内百货店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在国外,百货店的两种形式值得中国企业学习。一是发展自有品牌,二是尝试”买手制“。这二者都是从根本上打破百货同质化问题的解决途径。”
在国外,百货店建立自有品牌是普遍现象,如美国梅西百货自有品牌“American Rag”一直位列该百货店畅销排行榜。而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英国玛莎百货目前经营的商品中,有80%都在使用其在1928年创立的自有品牌“圣米高”。
中国百货业虽然也做过一些自有品牌的尝试,但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北京主流百货店,如王府井、百盛、新世界等均没有自有品牌商品。有业内人士坦言,发展自有品牌意味着将现有供应链体系完全推翻,一旦自有品牌不被认可,几年来的经营都将化为零。
人们熟知的两个百货业国际巨头巴黎老佛爷和连卡佛,都是“买手制”百货的个中翘楚,但却先后在中国市场遭遇水土不服。1997年,巴黎老佛爷百货首次进入北京就宣告折戟,低调关闭后退出亚洲市场。转眼15年后,西单大悦城对面的老佛爷百货即将于2013年开业,但其一改此前的“高端”姿态,改走大众化路线,也被认为是其针对中国制定的新策略。
郭增利坦言,在国外高端百货极为盛行的“买手制”对于中国百货零售企业而言难度极大。“中国企业间竞争激烈,贸然采取买手制的百货店很容易被联营模式击败,因此敢于尝试买手制的百货店,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实力和耐心。而从企业内部看来,买手制对买手的要求很高,在中国,具有国际水平的买手资源稀缺,在落地层面也有困难。”
有能力把百货店从同质化中拯救出来的买手制经营模式,在中国尚无成功者。而买手制是否会在未来的中国市场大放异彩,还需时间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