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用品市场2012年发展迅猛,不仅有新生的专业户外品牌,还有浩浩荡荡的体育品牌大军在不断涌入。目前,阿迪达斯、李宁、安踏、361°都已经推出户外产品,彪马也有意于2013年将重心放在户外运动产品上。在生存压力日益增大的同时,涉足户外能否让体育品牌在细分领域找到突破?留给体育品牌的机会又在哪里?
体育品牌竞相涌入
全球第三大运动品牌PUMA(彪马)日前发布财报称,2013年将重心放在户外运动产品上,延续2012年下半年开始实施转型与成本削减计划。彪马母公司PPR集团总裁Francois-HenriPinault日前公开表示,当彪马重回正轨后,PPR会继续围绕彪马建立生活休闲品牌的投资组合。他认为有两个运动细分市场极具潜力,一个是极限运动,另一个是户外活动用品市场。
其实,意欲分羹户外用品市场的体育品牌,彪马并不是第一个。此前,已有阿迪达斯、李宁进军户外运动领域。前者在中国开设了独立的阿迪达斯户外专营店,后者推出子品牌Li-NingAdventure(李宁探索),在天津、北京、沈阳等地开出多家专卖店。除此之外,国内体育品牌中安踏、361°也已经推出户外产品。
李宁探索
体育品牌进军户外用品市场并非盲目而为。由于两者的客户群重合度较高,因此体育品牌切入户外用品市场有着先天优势。另外,无论体育品牌还是户外用品品牌,都存在生活化趋势。
市场定位须防尴尬
数据显示,我国户外用品行业2012年的市场零售总额已经达到145.2亿元,年增长率达到34.94%,而过去十年我国户外用品市场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了40%以上,目前已超百亿市场规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体育行业近年来发展空间逼仄,不得不转向细分领域寻找突破口。
尽管户外用品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真正摸准行业脉搏,却还需找准定位。户外用品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普遍较强,这对体育品牌在新领域的定位与拓展也将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户外用品对科技力量要求很高,企业的竞争力关键还在于科技研发和管理,如果体育品牌在创新科技方面不能有所突破的话,无疑将会加大进入户外领域的风险。
差异化形式待完善
2012年国内市场外户外品牌渠道发展势头良好,百货商场渠道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网络渠道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户外用品新的渠道模式之一。
业内人士建议,打算进军户外用品市场的运动品牌可以将目光瞄准城市运动氛围较浓的三四线城市,但中国市场发展的非均衡性决定了户外运动短期内还无法在三四线市场遍地开花。
户外产业目前仍处于导入阶段,市场空间依然巨大;品牌商在“从众”增长的同时,更多的会开始布局产品的“差异化”,理性竞争意识增强;渠道的多样化突显,商场和户外店仍需面对库存、资金的压力,低毛利下的成长之道,对渠道的发展将产生影响;过去的10年,户外产品高端(高价)、低端(低价)的成长显著,而中端产品/品牌表现相对逊色,在供应商趋同、品质控制提升后,中端产品/品牌在未来应该有更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