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品牌商面对市场低迷时将重新考虑市场策略

业界 11年前
过去的一年让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回归理性和现实。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前几年发展迅猛,但自去年起过多的库存使得大家不得不放缓了脚步。尽管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户外用品市场仍会保持上升态势,但市场对各品牌商和经销商将有更高的要求。单靠开设越来越多的品牌旗舰店是远远不够的,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在零售贸易和品牌推广方面都需要一定的调整。

今年春季,市场的低靡首先体现在综合体育用品品牌上,而对户外行业影响没那么严重,但也承受了一些打击。中国体育用品巨头之一—安踏—去年由于库存重压而关掉了上百家店铺。与Adidas和Nike齐名的国内体育品牌李宁也遭受亏损,业绩降幅达两位数。据分析,李宁通过缩减门店控制成本以提高效益。

相比体育用品,户外用品市场的压力相对小一些,还在争取今年达到两位数的强势增长,据说增幅可以达到20%-30%。然而,市场是否增长实际上还不一定,因为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去年夏天在南京的亚洲户外展上,一家美国品牌商说到,中国的户外用品市场并不是像西方那样自然发展起来的。在欧美,驴友和攀岩者最初只是一个很小的团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户外运动才流行起来,最后发展为一个大众化的市场。而在中国,情况恰好相反:品牌商开足了马力,通过在市场上铺设店面从而先把品牌名打响。光JackWolfskin,通过他的授权经销商在中国就开了约500家专卖店。JackWolfskin之所以在中国这么成功,很可能就取决于中国人对西方品牌典型的热衷。所以说,对中国的户外产业推动力更大的是流行时尚而非户外产品的功能性。

然而在如此强劲的中国户外市场遭受低潮使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市场策略。以Mammut为例:瑞士品牌Mammut正是今年才在中国建立了分公司。他们采取的作法与Columbia,TheNorthFace或Toread的大量自营店的作法截然不同。Mammut采用了走专业渠道的方式,已经和几十家专业户外店开始了合作。

户外行业和户外零售业改变行销策略的背后隐藏着商家对这个产业的担心:户外装备的时尚化趋势可能在某一时刻突然停止,而初具雏形的户外产业可能因此受到破坏。

事实证明,去年专业户外店里的户外装备的销售增长比例较服装要高出几个百分点。户外装备一般会被认为是“真正”户外运动的指标。当然,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服装仍占到总营业额的74%。其实市场上一些资深的主流品牌商很早以前就开始改变战略,如TheNorthFace,以前主要通过在大城市的大型购物中心流行服饰区域开设专柜而打开了市场。如今,随着一线城市和户外运动盛行的中小城市里户外用品街边店的发展,TheNorthFace也开始开发户外店渠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