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户外品牌成长之路 用代工利润支撑品牌建设

业界 11年前
曾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国内户外运动市场可以用三大板块来概括,闽派户外格局是基于泉州大运动市场基础上的细分扩充而来,而江浙一带则是通过户外外贸订单逐渐转型内销,广东系户外品牌大多数由户外专卖店演变而来。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在东莞,也不乏从来料加工到做贸易订单,再进而自建品牌的户外企业,其成长发展的道路颇显曲折。

近期有媒体对东莞南华户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报道,其不断转型在市场夹缝中谋求生存的状态,在中国众多民营企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东莞南华户外初期代工生产睡袋,因为单一产品风险较大,所以后来又帮人代工生产背囊,接下来又办制衣厂,令产品多元化,进一步降低风险。当时大陆体育用品和户外用品市场开始发展,很多品牌发展得都还不错,因此在2006年南华又创立了曼哥夫品牌。发展至今,经历了“发展-停顿-发展-停顿-发展”五个阶段,去年曼哥夫品牌的销售额已达到6000万元。南华户外负责人称,一直以来都是在用工厂贸易订单这块的利润在支撑品牌的发展,将来希望能用品牌带来的利润养活工厂。

据介绍,曼哥夫品牌的发展道路很曲折,有两次基本停顿了,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另外一次是2010年左右的欧债危机,在这7年的发展过程中,曼哥夫品牌的专卖店最多的时候有100多家,最少的时候只有10余家。初步统计,该公司7年来一共为品牌建设投入了7000万,一直都是通过贸易订单产生的工厂利润来推动曼哥夫品牌发展。

目前曼哥夫品牌店共有50家,年销售额6000万元左右。公司用曼哥夫品牌销售的产品包括睡袋、服装、背包等,据称将进一步推进品牌发展计划,争取在2018年,直营店达到100家,加盟店达到300家,单店的销售额能由目前的120万元增加到150万-200万元。

据统计,目前本土户外品牌总计约405个,大部分走的是泛户外或时尚户外的路线,也有许多是从鞋服转型过来的,普遍都有着OEM代工的经验。近年来随着工资、原料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贸易订单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对中小企业来说,像以往那样通过赚取代工费用来建设品牌的道路将越来越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