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及资本介入户外行业 产能过剩成为隐忧

业界 11年前
今年,越来越多品牌和资本的介入户外用品行业,特别是体育品牌,如阿迪达斯、李宁、Kappa等,不少还在专卖店专门开辟出“户外专区”,部分服装和鞋款上还标明了“防水”“透气”等明显标记。但在此情况下,户外用品行业并不是利润的大幅增加,已经开始出现库存增多的趋势。国内户外品牌探路者一季报显示存货为2.54亿元,相比其2012年年报1.63亿元的库存量增长55.8%。

目前,探路者将过季货品主要通过折扣店来销售,目前有100家左右的折扣店,占到公司店铺的8%。同时,电商也成为探路者消化库存的主力,对于过季产品,一样会以折扣促销。当一些专注于专业渠道的品牌关注于产品结构的调整时,更多一线品牌已经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市场策略,审视库存问题。
 
鞋服行业分析专家马岗指出,“户外用品行业标准欠缺,毛利高,所以大家都想捞一把。”招商证券分析师指出,除小部分专业市场外,中国户外用品主要以轻户外用品市场为主。业内人士的担忧还来自户外用品行业增速的放缓。据COCA(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统计显示,去年我国户外用品行业出货总额和零售总额分别增长36.1%和34.9%,增速较2011年放缓33.1和16个百分点。分析称,现阶段受制于户外配套场所、设施及消费能力有限,我国户外用品消费目前主要集中在徒步、登山、摄影及垂钓等基础户外运动穿着类消费,而露营、房车野营等户外装备类消费占比较低。
 
有评论指出,单纯跑马圈地,而疏于品牌建设和店铺管理,导致部分品牌整体渠道管理混乱、品牌定位雷同、产品款式相似。未来随着户外消费领域细分程度提升,我国户外用品市场潜在提升空间较大,“潜在市场大而购买力不足,产能过剩成行业隐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