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在暹粒 消逝后是永恒——品味吴哥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印象中最早对吴哥的向往,是从discovery开始的,惊叹于那千年古寺的曾经的壮观、感慨于一个民族文明的曾有的辉煌与无奈的流逝,几乎从那一刻开始,去一趟吴哥,亲眼看一看那崩塌的寺宇,亲手摸一摸那些精美的浮雕,就此成了心中挥之不去的念望。
从09年春节开始就有去吴哥的计划,但之后由于工作上、家中的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那一份向往彷如一杯陈酒,愈加的浓烈。一直到今年,终于可以摆脱种种束缚,去亲身体验那传说中穿越了千年时光的“吴哥的微笑”。
最早对旅游的向往,就好象麦兜对马尔代夫的念念不忘。一直以来都在把自己去过的地方一点一滴的记录在这里,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南锣鼓巷看到了这个洋溢着幸福微笑的小麦兜,不能免俗的就此决定带着它走世界去。
那阳光下的懒懒微笑,就是我此刻的心情

吴哥是柬埔寨的古都和游览胜地,位于洞里萨湖北面,距暹粒市6公里。公元9~15世纪为高棉王国都城。最早始建于8世纪,13世纪建成,占地15平方公里。吴哥古迹主要包括大、小吴哥两地的通王城和吴哥窟;各种建筑约600座,是闻名于世的高棉文化古迹,也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建筑。柬埔寨王国国旗上的图案就是吴哥窟的圣塔。
它和中国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列为东方四大奇迹。据说,建筑时所征召的民工达1,500万以上。寺庙全部用巨大的沙岩石块重叠砌成。最重的石块重量超过8吨,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合物。
现存的吴哥古迹,其建造时间长达几百年,历经几十位国王,其间也层经历数次战乱和失陷,公元1433年,当时的国王蓬黑阿.亚特在与泰国长达三四十年的战争后,决定放弃吴哥,迁都其他地区。至此,曾经辉煌鼎盛的吴哥慢慢被丛林所掩盖,直至19世纪后期才被法国人亨利.穆奥重新发现,重新捕获世人惊叹与崇尚的目光。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可以想象当年的亨利.穆奥曾经以怎样崇敬的心情站在这座伟大的建筑之前

不知什么原因,原来东航北京直飞暹粒的航班自3月份开始就取消了,原来一直打算等着3月份报价出来的,后来实在等不及,只好定了南航经停广州的航班,缺点是因为经停广州,来回路上都要在广州耽搁4个小时左右,而时间上又不足以进一趟市区,扣除办理到达登记手续的时间,在白云机场逗留3个多小时实在不是什么好经历。不过选择南航也有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从暹粒离境的时间是上午,而不是像东航一样需要晚间离境,飞夜班飞机实在是太累了,而且因为中午要退房,最后一天在暹粒的时间也不好安排。
行程安排(基本上在吴哥安排三天的话,都是与此行程大致类似的安排了)
第一天(小圈):小吴哥(Ankor Wat)日出--- 大吴哥通王城【南门South Gate进,游览包括巴戎寺Bayon---巴芳 Baphuon---神象台 Terrace of the Elephant---空中宫殿(非敏那卡寺)Phimeanakas---赖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King---十二塔庙Prasat Sour Prat---由东门胜利门Victory Gate出通王城---托玛农神庙Thommanom ---周萨神庙Chau Say Thevoda---茶胶寺Ta Kao
---塔布笼寺Ta Prohm ---回暹粒午休--小吴哥(AnkorWat)--- 巴肯山(Phnom Bakeng)落日
第二天(大圈):-豆蔻寺PrastaKravan---斑黛喀蒂Banteay Kdei ---皇家浴池Srah Srang-- 比粒寺Pre Rup ---塔逊寺Ta Som --- 东梅奔寺East Mebon --- 涅槃宫Neak Pean ---圣剑寺Preah Kahn ---回暹粒午休---西池日落West Baray
第三天(外圈):班提色玛寺Banteay Samre---女王宫BanteaySREI ---崩密列Beng mealea temple
南航广州直飞暹粒的飞机4点半起飞,飞行时间约3个小时,因时差的原因,到达暹粒时当地时间是6点半,太阳已经下山了,天边还有一抹尚未褪尽的霞光,给小小的暹粒机场增添了一笔艳色,也让刚刚经历了旅途疲劳的我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暹粒机场很小,下飞机后甚至不需要摆渡车,走几步就到了办理出关手续的地方。不过机场的建筑很有等地特色,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因为不想跟着旅行团走马观花一般的匆忙来去,我们这次还是选择了携程的机票+酒店的度假产品,并选择了暹粒市区内,离老市场、酒吧街和夜市都比较近的王子酒店
酒店房间布置也很有特色

崩密列——来个背影,我们就是这样高高低低手脚并用的爬出去的,每次都觉得前面已经没有路了,结果当地的导游愣是带我们就这么穿了出去

崩密列——只在其中心区域,有这样的栈桥,但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就不晓得了,反正我们是从翻越南墙的一堆乱石开始进入的崩密列,最后也是从一堆乱石上翻越出了东墙

崩密列——与其说是留个影,还不如说是趁此机会停下来休息一会会儿。刚下过暴雨的天一点没有凉爽的感觉,反而刚刚落入地下的水汽被蒸腾起来,加上一直手脚并用的爬上爬下,我已经彻底蔫儿了

崩密列——最后,还是可爱的兜兜,留下在暹粒的最美回忆

崩密列(Beng Mealea)
崩密列的护城河长1.2公里,宽0.9公里,是吴哥遗迹群中最值得一去但也最难以前往的遗迹。它几乎和吴哥寺一样大的规模,但依然被丛林严密的包围着。由于地处荒僻,许多浮雕和塑像已经被掠夺。

崩密列——坍塌而没有修复殿堂很多都已经看不出来了,因为谈不上哪处景点,反而遍地都可取景

崩密列——在这里最好还是请一个当地的导游,因为里面已经完全坍塌,需要在这样的废墟中爬上爬下,爬进爬出,没有个当地人引路,还真不知道往那边走

崩密列——散落在地的石雕

崩密列——地上的碎石已披满青苔

女王宫(Banteay Srei)——建议游览1小时,从东面进出,上午10:30以前和下午14:00以后色彩比较好看
建造于10世纪下半叶的女王宫是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它的建筑以小巧玲珑、精致剔透、富丽堂皇而著称,且以特殊的红砂岩建造,被誉为“吴哥古迹明珠”和“吴哥艺术之钻”。因其远离吴哥,且发现较晚,是1914年一位法国地理学家在荔枝山一带勘察地形时发现的,所以保存的相对完整,但神猴哈努曼的头还是被削走了。
女王宫的美来自于精美的雕刻,由三层红砂岩围墙环户,围墙外有一条壕沟,通过第三道墙正东的三道拱门,便可见里面的神塔梵宫。三座祠塔南北成一字,见在同一个一米多高的宽大台基之上。祠塔用朱红色的石块砌成,分为五层,每层均刻有以佛教神话为素材的雕刻。塔门高仅1.2米,门上有七头蛇神翘首警戒。女王宫的三座祠塔中,中间供奉的是湿婆神,两侧分别为毗湿奴和梵天。
从出土的碑文可知,女王宫供奉的是婆罗门教的主神湿婆神,但后来为什么会改称为“女王宫”已无从考证。有说法是这是一座为女子建造的宫殿,所以所有雕刻的花纹图案均玲珑剔透、造型巧妙。还有一种说法是,这里是“女子庇护所”,是供王宫中的后妃居住的临时宫殿。因吴哥王朝时期,高棉经常与邻国发生战争,在远离吴哥的地方建造宫殿,是为了在战争期间藏匿国王的后宫佳丽。

女王宫——自2006年8月起,柬埔寨当局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在中央殿堂的周围拉起了绳子,禁止入内

女王宫——由于被发现的较晚,且远离吴哥建筑群,这里被偷盗的并不严重,但神猴哈奴曼的头还是被削走了

女王宫——外墙使用的是红色的岩石和红土,使得女王宫与其他吴哥建筑相比独具特色

女王宫——主殿堂的人实在太多,就在外围拍个PP吧

班提色玛寺Banteay Samre
由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建于12世纪初叶,信封宗教印度教。班提色玛的意思是“色玛族的城堡”,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色玛族的纹身标记。四周有环形沟和高墙环绕,具有与名字相应的厚重外观。特别注意的是,作为中央殿堂的附属设施,参拜殿紧挨着东塔门建造,而中央殿堂则和东西塔门都分离开来,其结构继承了同期的周萨神庙和托玛侬神庙连接殿堂和拜殿的方法。

班提色玛——这里修复的如此之好,仅有通过石栏上斑驳的痕迹以及远处殿堂上零星的杂草,才能看出这是一座废弃已久的寺院

班提色玛——这里并不在传统的大圈、小圈线路之内,鲜有游客前来,虽然是一座很小的寺院,在这个清晨,有一种别样的宁静

班提色玛——高高的围墙是这里的特征

班提色玛——这里本不在我的行程安排中,只是第三天去女王宫路上的一座小小寺院,但却很享受这里的安静,迟迟不愿离开

西池——水边漫步

西池——难以想象这么大的规模,居然是当年开凿的人工湖

西池——在这里,天边的云比夕阳更有看头

圣剑寺——独一无二的两层石造建筑物

圣剑寺——曾经的雕梁画柱、如今的断壁残桓

圣剑寺——一段有着精美浮雕的墙壁

圣剑寺——存在

事实证明,天气预报是做不得准的,第一天的时候天气预报报说以晴为主,结果我们到巴肯山下的时候,一阵飞沙走石把我们吹回了酒店,第二天天气预报又说是可能有暴风雨,结果全天都是大太阳,于是这天傍晚我们选择去西池看日落

西池的水边,是暹粒当地人休夏乘凉的地方,没有太多的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