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在暹粒 消逝后是永恒——品味吴哥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印象中最早对吴哥的向往,是从discovery开始的,惊叹于那千年古寺的曾经的壮观、感慨于一个民族文明的曾有的辉煌与无奈的流逝,几乎从那一刻开始,去一趟吴哥,亲眼看一看那崩塌的寺宇,亲手摸一摸那些精美的浮雕,就此成了心中挥之不去的念望。
从09年春节开始就有去吴哥的计划,但之后由于工作上、家中的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那一份向往彷如一杯陈酒,愈加的浓烈。一直到今年,终于可以摆脱种种束缚,去亲身体验那传说中穿越了千年时光的“吴哥的微笑”。
最早对旅游的向往,就好象麦兜对马尔代夫的念念不忘。一直以来都在把自己去过的地方一点一滴的记录在这里,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南锣鼓巷看到了这个洋溢着幸福微笑的小麦兜,不能免俗的就此决定带着它走世界去。
那阳光下的懒懒微笑,就是我此刻的心情

吴哥是柬埔寨的古都和游览胜地,位于洞里萨湖北面,距暹粒市6公里。公元9~15世纪为高棉王国都城。最早始建于8世纪,13世纪建成,占地15平方公里。吴哥古迹主要包括大、小吴哥两地的通王城和吴哥窟;各种建筑约600座,是闻名于世的高棉文化古迹,也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建筑。柬埔寨王国国旗上的图案就是吴哥窟的圣塔。
它和中国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列为东方四大奇迹。据说,建筑时所征召的民工达1,500万以上。寺庙全部用巨大的沙岩石块重叠砌成。最重的石块重量超过8吨,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合物。
现存的吴哥古迹,其建造时间长达几百年,历经几十位国王,其间也层经历数次战乱和失陷,公元1433年,当时的国王蓬黑阿.亚特在与泰国长达三四十年的战争后,决定放弃吴哥,迁都其他地区。至此,曾经辉煌鼎盛的吴哥慢慢被丛林所掩盖,直至19世纪后期才被法国人亨利.穆奥重新发现,重新捕获世人惊叹与崇尚的目光。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可以想象当年的亨利.穆奥曾经以怎样崇敬的心情站在这座伟大的建筑之前

不知什么原因,原来东航北京直飞暹粒的航班自3月份开始就取消了,原来一直打算等着3月份报价出来的,后来实在等不及,只好定了南航经停广州的航班,缺点是因为经停广州,来回路上都要在广州耽搁4个小时左右,而时间上又不足以进一趟市区,扣除办理到达登记手续的时间,在白云机场逗留3个多小时实在不是什么好经历。不过选择南航也有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从暹粒离境的时间是上午,而不是像东航一样需要晚间离境,飞夜班飞机实在是太累了,而且因为中午要退房,最后一天在暹粒的时间也不好安排。
行程安排(基本上在吴哥安排三天的话,都是与此行程大致类似的安排了)
第一天(小圈):小吴哥(Ankor Wat)日出--- 大吴哥通王城【南门South Gate进,游览包括巴戎寺Bayon---巴芳 Baphuon---神象台 Terrace of the Elephant---空中宫殿(非敏那卡寺)Phimeanakas---赖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King---十二塔庙Prasat Sour Prat---由东门胜利门Victory Gate出通王城---托玛农神庙Thommanom ---周萨神庙Chau Say Thevoda---茶胶寺Ta Kao
---塔布笼寺Ta Prohm ---回暹粒午休--小吴哥(AnkorWat)--- 巴肯山(Phnom Bakeng)落日
第二天(大圈):-豆蔻寺PrastaKravan---斑黛喀蒂Banteay Kdei ---皇家浴池Srah Srang-- 比粒寺Pre Rup ---塔逊寺Ta Som --- 东梅奔寺East Mebon --- 涅槃宫Neak Pean ---圣剑寺Preah Kahn ---回暹粒午休---西池日落West Baray
第三天(外圈):班提色玛寺Banteay Samre---女王宫BanteaySREI ---崩密列Beng mealea temple
南航广州直飞暹粒的飞机4点半起飞,飞行时间约3个小时,因时差的原因,到达暹粒时当地时间是6点半,太阳已经下山了,天边还有一抹尚未褪尽的霞光,给小小的暹粒机场增添了一笔艳色,也让刚刚经历了旅途疲劳的我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暹粒机场很小,下飞机后甚至不需要摆渡车,走几步就到了办理出关手续的地方。不过机场的建筑很有等地特色,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因为不想跟着旅行团走马观花一般的匆忙来去,我们这次还是选择了携程的机票+酒店的度假产品,并选择了暹粒市区内,离老市场、酒吧街和夜市都比较近的王子酒店
酒店房间布置也很有特色

这里是暹粒吴哥王子酒店的正门,很简单却也是很醒目的影壁,后来看到有不少暹粒的酒店都是这个风格,一目了然

绕过影壁,就是酒店大堂门口了,两边的石雕与女王宫里的造型很相像,不过我还真没研究过是哪路神仙

这是第二天中午回暹粒午休的时候在房间阳台拍的酒店全景,王子酒店客房量不少,不过酒店并不大,前面有个很小的庭院,后面主要就是这个泳池了,每天中午我们回酒店休息的时候,都能看到泳池边有几个老外在很悠闲的游泳闲聊或者干脆就是在晒太阳,他们出来玩的时间都很充裕,是真正的度假,跟绝大多数中国人数着天数的玩法截然不同,让我很是羡慕嫉妒恨啊

行程第一天,毫无悬念的,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小吴哥的日出,刚刚到的时候天还是黑的,大批的人马乘着突突车或者面包车陆陆续续赶到这里,趁着手电筒的亮光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中央参道上,就为了那传说中激动人心的一刻
终于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在小吴哥前留个影(因为太阳还没出来,颜色太过苍白,加了黄色滤镜,倒有了点怀旧的感觉)

几乎就是片刻的功夫,刚刚还是一片淡青的天空,突然就被红霞遮住了,即使早想过当天还能看到日出,却还是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

这里,近处的藏经阁,远处的吴哥窟,空中的彩霞,地上的红土,明明是满眼艳丽,却透出浓浓的苍茫来

不知道这里的屋檐是建造时就这样,还是在漫漫几百年的岁月中崩塌了,不过,这种透过砂岩石看向天空的感觉,正是我心中吴哥的印象

那迦形象的围栏早已破败,在清晨那冷蓝色的天际下已矗立了千年

清晨空寂无人的吴哥寺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换一个角度,就是另一番风景

小吴哥西塔门象门上的女神像,雕刻得很是精致

西塔门外,映在水中的日出同样震撼

清晨的凉爽空气,带动的是一天中最好的状态,先留个影再说,过一会儿太阳出来后,很快就被晒蔫儿了

反正已经起了个大早,从小吴哥看过日出后,是在也没必要再回暹粒补眠。不如趁着早上各个旅行团还没出发的时间,好好在通王城玩一玩。
这个时候刚刚七点多一点,南门外被清晨的太阳映的暖洋洋的感觉,偶尔会有几个当地人骑车经过,不知是不是在这里工作的。

本帖最后由 悠游麦兜 于 2019-11-13 15:52 编辑
通王城(Angkor Thom)——南门进东门以北500米处的胜利门出,建议共计游览时间3小时(含巴戎寺、巴方寺、空中宫殿、战象台、癞王台、十二塔庙)
通王城又称吴哥城,是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其建造时间自9世纪后期至13世纪初,初建者为耶输跋摩一世(889年-908年),重建者为阇耶跋摩七世(1181年-1220年),是东南亚历史上最宏伟的一座都城。据估算,这座都城鼎盛时拥有人口上百万,经济发达,商业繁荣,生机盎然,其规模之大已远超过罗马城。
最早将国都定于吴哥的国王是耶输跋摩一世,他于889年即位后,第二年即放弃原在洞里萨湖区域的罗洛士都城,迁都吴哥区域。耶输跋摩一世后还有几位有作为的君主陆续建造了吴哥城,期间虽然发生过因王位争夺和对外战争而引发的战乱,王都或暂时迁出,或遭到破坏,但由于各时期的国王们都致力于王都的恢复和重建,所以三四百年来吴哥通王城还是越加繁华的。至12世纪末13世纪初吴哥达到全盛期,当时的高棉霸者阇耶跋摩七世从宗教倾向上把吴哥引向了一个全新时期:大兴佛教的时期。这位对敌人残酷的国王同时又是一位虔诚的宗教信徒。在其40年的统治期间,修复了几乎所有的古寺,并为自己重修了大量建筑物,今天我们看到的巴戎寺,中央大道、中央广场以及战象台、癞王台、巴方寺、空中宫殿、圣剑寺等,均是其在位期间建造的。因王城面积缩小,早期建造的吴哥寺、巴肯寺留在了外面。15世纪上半叶,暹罗(今泰国)入侵柬埔寨时,当时的国王蓬黑阿.亚特于1426年被迫放弃了首都吴哥,迁都现在的金边地区。从此,曾经辉煌一时的吴哥王朝以及记载着璀璨文化的吴哥城慢慢被湮没在热带丛林中,开始了他长达6个世纪的沉睡,直至法国旅游家亨利.穆奥于1858年在穿越丛林时发现默默沉睡了几百年的吴哥寺。
通王城南门及其上的四面佛

这边,是通往城外的护城河渠,以及搅拌乳海场面中桥右侧的阿修罗雕像,蛇神那迦的身体已是残缺不全

通王城南门外的搅拌乳海雕像,左侧是天神揽着蛇神那迦的身体

接下来,是通王城里最富盛名的景点——巴戎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时间和光线的原因,著名的巴戎寺远不及我想象中的宏伟壮观,49座四面佛显得很是挤在一起的感觉,没有了那份不喜不悲,淡看世间的超然意境。
巴戎寺外的参道,可能是由于旱季的缘故,参道两边的圣池已经看不到有水了

巴戎寺(Bayon)——建议游览时间1小时,四面皆可进出
巴戎寺位于吴哥通王城正中央,原叫“耶输特拉芝里”,意为“耶输跋摩山”,象征宇宙的中心。巴戎寺的塔共计49座,中间一座最大的已部分倒塌,现高45米,其余48座如众星拱月般簇拥在周围。这49座佛塔顶部分为四面,每一面都刻有一个巨大的佛像,共计196座之多。四张微翘的下唇、微垂的眼睑、扁平的鼻子、宽坦的前额和长长的耳朵,安详中带着几分神秘,悲喜不形于色,这就是著名的“吴哥的微笑”。
巴戎寺围绕台基的建筑,有两个同心的方形回廊,分别建在两个层台上,其中内层回廊的浮雕主要是神话故事、印度教传说以及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活;外层回廊则跳出了神话传说的圈子,选择了现实战争以及生活图景作为题材。然而频繁的战争使得回廊上的浮雕未能全部完成,占婆人和暹罗人的入侵使得巴戎寺成为一座没能完全建成的庙宇。

虽然同样是残垣断壁,但是被烧毁的圆明园和被岁月侵蚀的吴哥,感官上是完全不同的




在去吴哥之前,看着网络上、画刊上的四面佛的照片,说实话我一直觉得那是一种很诡秘的微笑,仿佛知晓过去未来,却冷看世间的感觉。也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去过吴哥回来的人都说那是很温暖、很慈悲的“吴哥的微笑”。不过真正身临奇景以后,我的感觉是这49座四面佛虽然雕刻精美,但其外形还远没有达到可以用“巨大"来形容的地步,所以那份震撼力也就大大的降低了。再加上人可以爬到高处平视甚或是微微的俯视佛像,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它的神秘感。
巴戎寺中极富盛名的“吴哥的微笑”

随处可见嘴角带着淡淡微笑,却仿佛漠视世间一切的四面佛

当我可以和你平视,入目的不过是岁月的痕迹罢了

墨灰色的天际,配上斑驳的岩石,是不是很萧瑟的感觉

为什么上面的照片显示不出来了呢?谁知道给解惑一下?

从这里看下去,感受一下当年真腊国王俯视其统治下王国的效果

据说雨季的时候,两边水池中的水会漫上来,仅有这条空中参道还可以通往国王的宫殿

没有找导游,不知道这些小石墩是做什么用的,不过感觉中当年这里应该是有水的,才符合印度教中有关须弥山的概念吧

再上一层,通往须弥山的路,真想象不出,当年的国王难道也是每天手脚并用的爬上去吗,这算是寝宫还是修行啊

巴方寺外一角——这些散放的石块,应该是修复时将坍塌损坏的石块堆积在此,据说上面的两个孔洞是当年为将石块拖运至此而穿凿的

旧王宫遗迹——这里仅仅剩下了破败的宫墙

旧王宫遗址——可爱的当地孩子是这里最美的风景

旧王宫遗址——都是很漂亮的小孩子

旧王宫遗址——这里的孩子并不像其他景区的一样追着你兜售各种小商品,稍大点的孩子也只是站在略远处默默的审视着走到这里的游客,眼神中写着:不排斥、不欢迎

空中宫殿(Phimeanakas)——建议游览0.5小时,由西梯登顶,第三层非常陡峭
空中宫殿是吴哥通王城里最高的建筑,登顶后视野很好。整个建筑建于高台之上,所以给人以空中的感觉。这里的回廊建筑可以说是后来吴哥寺回廊建筑的雏形。该处初建于10世纪末11世纪初,现存遗迹由苏利耶拔摩一世拆毁重建,并于平台中央建一涂金塔,传说金塔上藏着一个蛇精,晚上变成一个女人,国王必须每天晚上与她同睡,否则国王或者他的王国就会有灾难发生。

空中宫殿——不知当年的蛇妖,如今是否还在

空中宫殿——与中国宫殿的红墙碧瓦迥然不同的风格,却有着别样的古朴和神秘,全然想象不出曾有的涂金殿堂的样子

空中宫殿——刚刚攀爬了高层建筑巴方寺,我们几个走到这里的时候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了,看着这高高的石阶,终于没有鼓足勇气在接近正午的阳光下上去拜会一下那位传说中的美女蛇

战象台阶(Terrance or the Elephants)—建议游览15分钟,中央大道西侧进出,中午前有好的光线
由阇耶跋摩七世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建造。在过去是举行庆典仪式的地方,同时也是国王的阅礼台。站在这里可以想象站在金色射阳伞下的头冠金冠的国王在这里检阅他的步兵、骑兵、马车和战象列队穿过中央广场的盛况。在吴哥时期,这里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斗象大会,只有在这场搏斗中胜出的大象才能成为国王的坐骑。

战象台阶——神鸟加鲁达和狮子辛玛共同托起的平台(其实还有加鲁达踩着的蛇神那迦)

战象台阶——舌卷莲花形象的三头巨象

战象台阶——站在这里,是否可以感受一下国王检阅他的军队的盛况,对面一排小小的建筑就是十二塔庙

战象台阶——整整一面墙的浮雕,不知是被岁月侵蚀,还是被战火破坏,已经看不清本来面目

托玛侬神庙(Thommanon)——建议游览15分钟,由南面进出
与其北面的周萨神庙均为吴哥寺同一时期建造,其建筑布局、结构形式与周萨神庙一模一样,但这两座神庙的具体用途尚不清楚。石头的颜色由于岁月和森林的洗礼,斑驳而有魅力。

托玛侬神庙——从这里开始,再遇到的当地小孩子都在不停的像你兜售他们的小商品,即使在你购买了其中一个的货品之后,其他小孩子也仍会不遗余力的继续说服你,不过他们的脚步总会停留在古寺范围之外,并不会跟进到里面,不知道是否约定俗成的规矩还是一种对祖先的尊重

周萨神庙(Chau Say Tevoda)——建议游览15分钟,从北面进出
在19世纪后期,驻柬法国军官迪科发现这组神庙,因从当地人口中得知是供奉周萨神的,故命名为周萨神庙。但这位“Say”神究竟是谁却不得而知。也有可能是为纪念苏利耶拔摩一世而建,或者是与举行苏利耶拔摩一世遗留下来的某种传统仪式有关。

周萨神庙——神庙周围倒塌的围墙上排列了一群这样的小石堆,有点类似西藏的玛尼堆,吴哥建筑群中的其他寺虽也能见到,但绝对没有这边这样批量的堆积在一起的,不知是否因为中国人多来这里参观由中国援建的周萨神庙,而仿照玛尼堆纷纷堆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