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出去看看,我们就没了!致中年老骑行者(更新完毕)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本帖最后由 痴笑苍生 于 2021-7-31 14:45 编辑

人生这条路,走快走慢,都是要走完的。乐趣就不是走完的那一刻本身,而是路途中所见所闻。仔细观察路边的一株小草,树上的一只小鸟。没有什么山是你非要去征服的,但如果你愿意,不妨绕个路,去看看一个没有人去过的湖泊。群山环抱,水静如镜。你在湖边安静地坐一会儿就好,别忘了走的时候,把来时的足迹轻轻擦掉。轻轻地你来,轻轻地你走,人生原本不过如此。当我看到何帆的《变量3》中这段话时,热泪盈眶!终于有人能够如此清晰地解释我为什么如此热爱却又如菜鸟般的骑行了。曾经有朋友问我,开个大V8不香么?风景会跑么?我说,香,但风景确实会跑。因为车轮太快,真正的风景早被闪过。

我是属于那种每次长途骑行都要有个主题的人,不然总感觉缺了点什么。这次的骑行计划的时间很长了,原本是计划2020年春节去的,都买好了到河池的火车票,打包好了自行车,只等出发。结果疫情暴发,武汉封城,计划也就随之泡汤。现在回想也算是幸运,要是我的计划早几天,那封城时我可能就在大山里骑行,那可能更糟糕了。当时觉得还有希望“烟花三月下扬州”,后来发展到希望“烟花三月能下楼”,结果一年多过去了,疫情还在世界肆虐。幸好生在伟大的祖国,不然也不可能有这次骑行了。仅就疫情控制而言,非歌功颂德,实乃肺腑之言。

这次原本的计划是骑行大瑶山,也就是费孝通当年大瑶山调查(有兴趣的请看《六上瑶山》)的路线。一是缅怀先辈,任何的成就都是来自不易的,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二是感受民族风情,自然风光。

自从2018年骑行丝绸之路受伤以后,膝盖就是我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虽然已经不可能回到从前,但至少可以勉强继续诗和远方。岁月不饶人,一转眼就快不惑之年,已经不能向当年那样肆无忌惮地翻山越岭呢,也没有了比谁骑得快,谁骑得远的心态了。志同道合的关注的可以私信。

这次换了新的装备:电助力自行车,英文:EBIKE,中文标准名称:电踏车。这不是电动车,最典型的区别就是这玩意儿很贵,在欧洲、日本美国很流行,在中国还比较少,但很多是中国制造的。特点就是:你不骑,它不动,你骑,它帮你助力,让你感觉年轻二十岁。算了,我就不科普了,网上一搜一大把。贵州广西是多山的,没有他我不太敢相信我还能够每天完成100多公里的山路。可能以后它也要常伴我左右了,能够帮我弥补体力上的衰退,还同样可以体验骑行的快乐。我的原则就是国外骑行用折叠车,方便飞机带。国内骑行用电踏车,可以用同样的时间力气走更远,谁让中国这么大,这么美呢?



工作太忙,实在是抽不出太多的时间,于是只能争分夺秒,430号下班后直奔东站,坐动车去到骑行的起点:都匀。为什么是这里?很简单,有动车,时间也合适,不至于太早,工作还无法脱身。也不至于太晚,影响休息。之前几天把自行车拆了通过顺丰寄过去,委托酒店帮收一下。话说EBIKE还是有些麻烦的就是锂电池快递很不方便。找了很多快递公司都不能寄锂电池,最终还是顺丰可以寄,这才顺利成行。所以如果有朋友同样的情况,那么提醒一下:顺丰陆运可以寄,但是必须是原厂包装的锂电池,不能是散的,且重量不能超过2Kg
到了目的地先装自行车,这一画面已经上演太多次了。在斯里兰卡机场,业务不熟练,装了两个小时才装好。在赫尔辛基机场,装车的时候一个芬兰的老大爷过来一人给我们二十欧元。哈哈,现在想起来都是美好的回忆。所谓熟能生巧,这次半个小时解决问题!惯例,找美食去! 说句老实话,在我的认知中,贵州的发展是略欠一点的。都匀这种地方更是不发达中的不发达了。但我很意外,这个城市很漂亮,也很繁华,说明我们的整体水平确实是上去了。当然,任重而道远。 美食一条街,各种酸汤鱼,虾酸牛肉,反正就一个酸字!不评价好不好吃,反正在我的原则
中,就是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吃当地的特色,别人能吃我就能吃!对了,可能是有一个大专学校的原则,好多好多美女,让我想起了在曼谷考山路,点biggest的啤酒,看全世界美女,整条街一起摇摆的场景。

我对酒店的要求就是:早餐好一点。美美地吃上一顿早餐,是一天幸福的开始。出发!

记住,对于骑行而言,有小路就不走大路,美景和惊喜都会在人烟稀少处等着你,这是我们多年来的经验。县道,开干!

好吧,我承认这次是我的失误。昨天坐车到都匀东站,打车去都匀城区,然后今天骑了十几公里后又回到了都匀东站。走回头路,这对我来说是不可原谅的。看在昨天晚上美食和满街美女的份上,我决定原谅自己一把。
各种高速,各种高铁,全都给我上!什么山高弯急,什么滩多水深,在我基建狂魔面前,统统不在话下!想想欧洲那两车道也敢号称高速公路,车站都露天的也敢说特快火车?真的是,对比了以后才知道,外国的月亮一点不圆,中国的又圆又大!
为各地少数民族汇集的地方,没有几个寨怎么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我可爱的小乡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

归兰乡是个著名的景区,上天保佑不要遇到人山人海


这里是水族自治县,民族风情还是很浓的。猜猜这群资深美女顶着烈日在干什么?经过询问,原来是在织布。当然,我拍这个照片是征得了同意了,而且她们还有点不好意思。虽然我们的工业已经高度发达,可能生活中早已不需要这种原始方式织出来的布。但对她们来说,可能不仅是一种生活需要,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或者说一种文化的传承。对,就是那个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块大石头让我想起了斯里兰卡的狮子岩(如下图)。哦,其他不像。但我为什么想起它呢?可能因为心境一样,感受相似罢了。
此图为2017年拍摄于斯里兰卡狮子岩
正是插秧的季节,小时候这个季节我们也是跟着大人在田里面玩泥巴,别人觉得辛苦,但自己乐在其中。这个小妹妹好奇地望着我一动不动,神情让我想起了我女儿,调皮又可爱。城里面的孩子可能身上脏一点大人就大惊小怪了,但在农村大人却没有心思在乎这里。一家老小顶着烈日的劳作,让我有了一丝的心酸。因为我知道,其实他们这样的辛苦并换不回多少钱,有可能仅仅是某些人的一顿饭,一瓶酒而已。世界就是如此不公。
我点菜的时候,老板问我两个人吃得完四个菜不?(照片上的菜还没有上完)我说吃得完,尽管上!等菜上来的时候我才知道老板的好意,份量是真大啊!不过我们还是饭扫光了,消耗那么多热量,不补回来行么?两荤两素,还有三瓶啤酒,结账居然70多块钱,真的是好良心!
原本是吃完饭补充完能量后,好好发挥一下,准备今天晚上干到荔波县城去住,还有80公里,应该没有问题。结果刚骑了20公里我们就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没电了!瞬间让人感觉老了二十岁,山也爬不动了,精神也不再抖擞了。科技让人年轻二十岁,没电立马打回原形!

最糟糕的就是没电以后这段路是海拔上升最猛烈的一段!生活就是这样,当你觉得已经够坏的时候,还会被迎头暴击!
EBIKE由于电机、电池的原因,会比一般的自行车略重,当然在电助力的时候你不会在乎的。现在回归了纯体力,重那几公斤就让人崩溃了。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前面只有一档,也就意味着你不能用很高的档位去爬坡,根本就很难骑动。好吧,我下定决心,回去以后我自己设计改装,让电池的续航能力更强,还可以用太阳能、下坡充电。让前面拥有三个档位,回归24速或者27速,这样就算是没有电我至少还可以慢慢爬。最终也没能骑到县城,而是在独山县基长镇住下,已经是晚上八点了,累得双腿发软。
我们改变了计划,不再往荔波县城方向,而是改为经甲良镇、小七孔镇到南丹县城。一方面是昨天没有到达目的地,如果不改变路线的话可能5号我们无法到达百色巴马机场回成都。另一方面我觉得这段路会更漂亮。我承认,我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清早起床,准备骑一段再找个地方吃早饭,结果没想到这一骑直接骑了20公里到甲良镇才找到地方吃早饭。
当我给老板说每人加三份肉、两个卤蛋时,老板看了看我的自行车。哪次骑行不长两斤才能回去?为了达到目标,吃!话说快要到达甲良镇时,会经过一个叫甲良村的地方。村民们拎着分好类的垃圾,大清早站在门口,等着垃圾清运车的到来......整个村子干净整洁,祥和安宁。上次看到这种情形,有这种感觉还是在日本的金泽,再往前是在台湾的都兰村。没想到这次在这个我心中的小山村看到。感觉画面很美好,虽然那个女孩睡眼惺忪的样子。
是哪个用大力金刚指在山上抓了几个洞?没有考虑到是破坏国家财产吗?

已经接近了贵州与广西的交界处,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已经很明显了。这些像人工做的假山一样的石头,还给人一种很精致的感觉。
烧秸秆在这里感觉污染也没那么严重,可能是因为大环境太好了吧 劳动人民丰收的喜悦!2018年骑行武威到敦煌时,也碰到当地老乡挖土豆。甘肃那个沙土里种出的土豆特别好吃。但挖土豆的过程却让人感到很辛苦。中午时看到他们就带了几个又干又硬的饼,一壶水。为了躲避风沙,在公路两旁的水沟里吃午饭。虽然为了躲风我们也到里面去吃东西,但对我们来说,那是体验,对他们来说,是生存。真的辛苦了,中国的老百姓。
当地有个口号叫防止石漠化,可能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哪怕是在石头缝里,也要开垦出一点土地来。我们的老百姓千百年来,就是用这样的勤劳,用我们并不肥沃的土地养活了亿万的人民。看看下面这三张图,分别拍于斯里兰卡、老挝和拉脱维亚。他们肥沃的土地用来养野草,而我们要从石头缝里找生存。不过事实证明,人定胜天!

2017年斯里兰卡

2016年老挝 2019年

拉脱维亚


怎么回又到了独山?一看才发现导航不知道什么时候给我们换了路线,而我们已经骑出去了十几公里了。不过我坚持折回,因为导航是大路,我坚信不适合骑行。再说了,在国外经常被google地图坑,被百度坑一次怎么了?应该的嘛!高德,就差你了!

就在这样的山里蜿蜒,好想融入了这山水,永远。不对,这话说得是要长眠在这里吗?还是算了,过几十年再考虑吧!
我只想说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我们的决定是英明的!骑行四美之一:美景!

骑行啊,要时不时下来给大自然施一下肥。上次在东欧由于下车施肥,收获了十几个鸡蛋,饱餐了几顿。这次下车施肥,发现了一大片野生的折耳根,准备今天晚上美餐了。

在欧洲路边摘苹果的场景仿佛还在昨天,今天又在广西的山里摘折耳根了,幸福!


此图为2019年立陶宛


未完待续


松下电助力车好评,羡慕,让世界尽量收眼底

就是时间太少,享受不够啊
这骑行状态太舒服了,享受旅途

骑行,一定不能走寻常路

坚持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赞同你的观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山里的风景真不错,这不是 大路上能看见的,这才是骑行的本意!
我只是想说,我追求的是骑行路上的美好,不是比谁更厉害。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体验美好事物的机会,为什么不呢?------这个非常认同。好多看不起骑助力车的,但这不是比赛,只是更好的体验骑行路上的美好。

这里可不得了,当然红色的中心!小平同志可是在这里坐镇指挥过百色起义

溶洞开始出现,我的红外热像仪有了用武之地,进去看看!其实昨天在路上就遇到了一座建在洞里面的寺庙,可惜没能停下拍照

这个叫列宁岩,当年作革命教育的地方,估计有三四层楼那么高


各种千奇百怪的溶洞向我们展示着大自然的艺术细胞

不认识这是什么植物

我愿意生在这样一个小山村,但这样的山村却已经留不住年轻人,这就是现实

经过一个超级大的江平村,估计有上千户人家

看见头上的路了吗?是的,那就是需要去征服的

什么叫品牌工作做得好?仔细看牌子上那几个字“进入巴马养生区,森林防火要牢记“,连这个都不忘记打造 养生的品牌,我确实要为当地政府点赞

这里的山庄大多分布在这样几座山中间的小平坝里。看着山下那一两户人家,有世外桃花的感觉。我还在想,这里虽然山青水秀,但是不是还是太偏远了,可能没有电,没有网。结果没走几步一看路边:中国电信光纤!好嘛,牛!

这个平坝比较大,也足以养活这个村子的几户人了。放大一看,好家伙,这里的村道都有路灯的。祖国,基建能不能不要这样好?其他国家会不会羡慕而死?


很多这样的水池,是不是因为喀斯特地貌,雨下在地上就漏了,所以要存起来?

此刻我只想静静地欣赏这幅画

像不像一条巨龙?

当天到达巴马县,把自行车通过物流发回成都,骑行结束,准备重回工作。4天时间,骑行400公里整。意犹未尽,但是没有办法,总要先眼前的苟且才可能会有诗和远方。感谢科技的力量,不然我估计我不可能全凭自己的体力骑行完这400公里的山路。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不是太LOW了?我只是想说,我追求的是骑行路上的美好,不是比谁更厉害。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体验美好事物的机会,为什么不呢?甚至我在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去感受一下川藏线了?最后,请问这个山像什么?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