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属于那种每次长途骑行都要有个主题的人,不然总感觉缺了点什么。这次的骑行计划的时间很长了,原本是计划2020年春节去的,都买好了到河池的火车票,打包好了自行车,只等出发。结果疫情暴发,武汉封城,计划也就随之泡汤。现在回想也算是幸运,要是我的计划早几天,那封城时我可能就在大山里骑行,那可能更糟糕了。当时觉得还有希望“烟花三月下扬州”,后来发展到希望“烟花三月能下楼”,结果一年多过去了,疫情还在世界肆虐。幸好生在伟大的祖国,不然也不可能有这次骑行了。仅就疫情控制而言,非歌功颂德,实乃肺腑之言。
这次原本的计划是骑行大瑶山,也就是费孝通当年大瑶山调查(有兴趣的请看《六上瑶山》)的路线。一是缅怀先辈,任何的成就都是来自不易的,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二是感受民族风情,自然风光。
自从2018年骑行丝绸之路受伤以后,膝盖就是我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虽然已经不可能回到从前,但至少可以勉强继续诗和远方。岁月不饶人,一转眼就快不惑之年,已经不能向当年那样肆无忌惮地翻山越岭呢,也没有了比谁骑得快,谁骑得远的心态了。志同道合的关注的可以私信。
这次换了新的装备:电助力自行车,英文:EBIKE,中文标准名称:电踏车。这不是电动车,最典型的区别就是这玩意儿很贵,在欧洲、日本、美国很流行,在中国还比较少,但很多是中国制造的。特点就是:你不骑,它不动,你骑,它帮你助力,让你感觉年轻二十岁。算了,我就不科普了,网上一搜一大把。贵州广西是多山的,没有他我不太敢相信我还能够每天完成100多公里的山路。可能以后它也要常伴我左右了,能够帮我弥补体力上的衰退,还同样可以体验骑行的快乐。我的原则就是国外骑行用折叠车,方便飞机带。国内骑行用电踏车,可以用同样的时间力气走更远,谁让中国这么大,这么美呢?
我对酒店的要求就是:早餐好一点。美美地吃上一顿早餐,是一天幸福的开始。出发!
记住,对于骑行而言,有小路就不走大路,美景和惊喜都会在人烟稀少处等着你,这是我们多年来的经验。县道,开干!
归兰乡是个著名的景区,上天保佑不要遇到人山人海
2017年斯里兰卡
拉脱维亚
在欧洲路边摘苹果的场景仿佛还在昨天,今天又在广西的山里摘折耳根了,幸福!
此图为2019年立陶宛
未完待续
这里可不得了,当然红色的中心!小平同志可是在这里坐镇指挥过百色起义
溶洞开始出现,我的红外热像仪有了用武之地,进去看看!其实昨天在路上就遇到了一座建在洞里面的寺庙,可惜没能停下拍照
这个叫列宁岩,当年作革命教育的地方,估计有三四层楼那么高
各种千奇百怪的溶洞向我们展示着大自然的艺术细胞
不认识这是什么植物
我愿意生在这样一个小山村,但这样的山村却已经留不住年轻人,这就是现实
经过一个超级大的江平村,估计有上千户人家
看见头上的路了吗?是的,那就是需要去征服的
什么叫品牌工作做得好?仔细看牌子上那几个字“进入巴马养生区,森林防火要牢记“,连这个都不忘记打造 养生的品牌,我确实要为当地政府点赞
这里的山庄大多分布在这样几座山中间的小平坝里。看着山下那一两户人家,有世外桃花的感觉。我还在想,这里虽然山青水秀,但是不是还是太偏远了,可能没有电,没有网。结果没走几步一看路边:中国电信光纤!好嘛,牛!
这个平坝比较大,也足以养活这个村子的几户人了。放大一看,好家伙,这里的村道都有路灯的。祖国,基建能不能不要这样好?其他国家会不会羡慕而死?
很多这样的水池,是不是因为喀斯特地貌,雨下在地上就漏了,所以要存起来?
此刻我只想静静地欣赏这幅画
像不像一条巨龙?
当天到达巴马县,把自行车通过物流发回成都,骑行结束,准备重回工作。4天时间,骑行400公里整。意犹未尽,但是没有办法,总要先眼前的苟且才可能会有诗和远方。感谢科技的力量,不然我估计我不可能全凭自己的体力骑行完这400公里的山路。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不是太LOW了?我只是想说,我追求的是骑行路上的美好,不是比谁更厉害。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体验美好事物的机会,为什么不呢?甚至我在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去感受一下川藏线了?最后,请问这个山像什么?
《比山更高》作者抹黑马一桦新材料
梦里小鳌太一日速穿
巴米扬 |阿富汗的文明之殇
猛犸湖到优胜美地山谷速穿
云南香格里拉双子峰速登记
狼塔C+V穿越失败历险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