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台经济适用型钢架旅行车,3000公里后的组车心得-变速/车把/其他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前篇提要:构建一台经济适用型钢架旅行车,3000公里后的组车心得-车架/轮组/刹车

补充上一篇关于V刹的遗漏内容。

V刹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还是有原因的,它不支持宽胎,基本极限是32c,再宽的就要对轮胎放气后才能拆轮,还是挺麻烦的。
相对而言,碟刹不仅宽胎友好(只要车架能支持),还能随时自由切换各种轮径,700铺装路面巡航、27.5宽胎轻越野、26重装……只要准备几套轮组,就可以一个车架,实现多种车型的目的。

这是模块化,也是一种极简。综合来看,还是碟刹更胜一筹,以后肯定要转向的。暂时,就让我在复古的道路上再坚持一会儿吧。
变速套件的选择

组车时,大家很容易在多少速,选什么变速套件上花很多精力,但这可能,至少是在长途漫游的需求下,最不重要的问题。
初始组车时,我已经认定,不需要为高级别(9速以上)带来的齿比绵密感买单。一开始就选用了单盘系统,1*9,32T牙盘带最大34T的9速飞轮,已经很够用了。而且选用的是闲鱼上19.9的国产后拨,变速依然很好用。

最近在帮朋友保养他10几年的美利达山地车时,对3*9的前拨有了全新的认识,于是萌发了将旅行车升级到2*9的双盘系统。

我一直以为前拨的调教非常困难,以致一直就只用单盘。但这次保养后,觉得前拨的调教也没多大难度,反而是增加了一个牙盘后,飞轮可以更轻量,变速级别可以进一步降低,实现同样性能的同时,成本更低。

打算在自己现在的黑岩旅行车上,从1*9换成2*9,来体验一下双盘系统的使用感受。

单车修理铺零收入开张,简单保养一台10几年的山地车

实践表明:前拨的调整一点都不难,2*9,可能是最经济、且最适合长途旅行的传动配置。
前拨用的是之前折叠车闲置下来的LP前拨,我也不知道是多少速别的。牙盘是36/26TGXP山地双盘,飞轮是原来的9速11/34T禧玛诺HG400。同时我将后拨从19.9的M390闲鱼邢台平替,升级为50块左右的禧玛诺M310。
上图,左边是M390邢台平替,右边为正牌M310

吹爆M310,它有类似大鸡腿的导轮,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9速后拨。官方的定义中,M310是7/8速后拨,但用在9速上一点问题都没有,且最大支持到34T。把它和平替货放在一起,明显看到用料更扎实,让人更放心。原来的邢台平替已经足够畅顺了,升级后似乎也没有多少提升,但心里更踏实了,长途更放心。

双盘系统装好后,几乎没有怎么调整,变速就准确到位。使用一段时间后,一般的用法就是带娃时用小盘(26T),40kg的负重下,10%的斜坡随便上。自己骑时切换到大盘(36T),最高能骑到40。齿比冗余更大了,特别是用大盘的时候,踩踏的感觉,变速的效率,都比原来用32T单盘时更好一点。

9速相对现在流行的11、12速,飞轮片之间的间隙更大,变速时对拉力的容限度更高,就更容易切换到相应的档位上。体感就是基本不用调整,就能咔咔从小变到大。9速的链条更厚,也是耐用度的保证。我甚至在考虑,降级到8速系统,飞轮更小、更轻,更耐用。

单盘好,单盘够用,但双盘更好。我愿意推荐每一位组装旅行车的朋友,使用2*9的系统,足够便宜,足够性能,足够好用。
寻找最舒服的车把:

曾买过某知名博主的一篇收费文章,讲最舒服的车把,是疯狂把。我的体会是,自从用了弯把,就再也回不去了。

更客观地说,疯狂把更好控车,车把的装载能力更好,变速用山地套件,也更便宜,理论上确实是最好用的车把。弯把姿势设定复杂,缠把带需要耐心,手变头简洁、整合度很高,但调整更复杂,也更贵。

但抵不住,弯把它帅呀!

弯把、水平车架、V刹、前菜筐/后货架/软垫/孩子脚踏/车锁齐全的带娃旅行车,可能是国内唯一的一辆了吧。在这个“唯一”的标签中,弯把至少贡献了50%的颜值担当。小卖部买瓶水,坐旁边乘凉的老大爷都会搭讪两句:你这车,有点意思哈!

这满满的情绪价值,谁能抵挡。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是真重载,需要更好的控车,疯狂把(或者是阿昌家的打击把)应该更适合。只要稍微有点耐心,经济上多付出一点点,多一点设定上的研究,凡人都无法拒绝弯把。你可以不喜欢,但不能没有尝试过。那是一条强烈建议,无论如何都要趟一遍的河流。

实际上,阻碍出游的,从来都不是用什么车把。

其他配件

最后来简单讲几句,大家日常可能会遇到的配件选购疑惑。

外胎。外胎据说是最能影响旅行舒适性的易损件,长途大家都推荐世文马拉松,但一条200多的价格让人很犹豫。另外,都5202年了,难道就找不到便宜大碗的国产平替吗?

结论是,真还没找到。最接近的是朝阳的防刺冠军(型号:C1974),70+的价格,600g+的重量,到手的感觉真的跟马拉松很像。但不知道为何,使用一段时间后,侧面出现了一圈、不规则的裂纹。吊诡的是,只在外胎的左侧有,右侧就完全没有。刚开始还意外是被什么东西割到了,一番排查后,只能认定是胎本身的开裂了。
相比较而言,马牌的GRS还是比较均衡的,目前的32C用在前轮,它可能是在滚阻、防刺、颜值、舒适、轻量等方面平衡得最好的了,但,它还是个进口的品牌。

便宜大碗、够用的外胎,还在寻找中。

中轴。装车时用的是拼多多上能找到最便宜的中空中轴,使用1年后拆开来看,还是好好的,稍微清理一下,上点油就又能继续服役。看来这个东西不需要多好,便宜的就足够。

脚踏。吹爆MG1。曾经听信“谣言”,买过几十块的尼龙脚踏来用。几个月后轴心几乎堵死,长时间溜车后脚踏差点掉出来了。拆出来后打算保养一下,才发现轴心的质量堪忧,直接扔了。

还是继续MG1,家里的几台车全部标配,而且都是二手购入、保养后持续使用。之前写过一篇保养MG1的文章,有需要的请移步:修复战损级的脚踏-维格MG1

车首包。灵犬的车首包,闲鱼二手购入,使用在领导的座驾上。放点手机、配件、零食之类的,实测非常好,就是价格不太友好。

工具罐。闲鱼购入,安装在这个位置完全不影响骑行,放内胎、胶水等不常用到的配件,长时间测试后非常稳定,后来又再购入两条TPU扎带,困在车架上,牢固度再增。
坐垫。这是一个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的配件。刚开始痴迷于网传的牛皮坐垫,购入鞍座之家的Brooks B17平替,骑了大概几百公里后,屁股的形状是出来了,但总还是觉得硬。家里人偶尔骑一下我的车,也觉得硌得很不舒服。

终于还是换回现代的缓冲材料坐垫,目前最满意的是闪电同款的中空坐垫,配合弯把适当前趴的姿势,体验过单次百公里以上的长途,还是满意的。
写完之际,再回看了一下自己的装车清单,里面标红的基本都讲到了。不是多高级的东西,但里面倾注了很多自己的主张和情感,甚至是人生态度。去买一台整车,肯定比我这样折腾更便宜、更省事、更稳妥,但过程中的体验呢?
就像儿子对我说:那不是几千块的事,那是你的成就!
最后把目前的装车清单再贴一次,以供同好!

全系列完,长文不易,请关注、点赞、转发鼓励。
折腾折腾这车就是世上独一份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