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V刹的终章,不断试验的外胎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旅行车新装车时V刹自带的刹胶,经过一年、3000公里+后,已经基本磨平,手感逐渐变硬,刹车力度明显下降。

(拆出来的刹块,无标,一手的粉尘,估计就是几块钱的东西,支持3000多公里也没啥问题)


心心念念要用抽屉式的刹块,降低备件的体积和重量,但一直用的永杰959VC是越来越贵,都快赶上碟刹夹器、来令片的价格了。一通搜索后发现pdd上有无标的替代品,抽屉式、72cm长度,规格上和959是一样的,就买来试试。

装车后感觉还不错,手感柔软,轻点刹车能降速,加大力度后能抱死。外型上选了金色款,搭配黑色的外胎还有那么一丢丢的高级感。整体质量和价格都让人满意,用来做永杰的平替,我觉得它是合格的。

终于,到目前为止,算是找到了V刹可方便购买的常备配件——抽屉式刹块,足够可用、价格合理的刹胶。刹车的折腾,算是告一段落了。

折腾到最后,觉得V刹是真没未来了。V刹有一堆的优点,轻量、简单、简约化的情怀;但缺点同样不可忽视,配件不便宜(需求萎缩,供需不平衡),雨天磨损快,需要频繁调整刹车力度(虽然也不难)……。

跟前一篇讨论桶轴还是快拆车架的结论相似:装新车,肯定是碟刹了;如果继续用旧车,就没必要折腾,至少,把手上的圈刹轮组磨废了(要1万公里以上了),再来考虑。


再来聊聊还在不断探索中的外胎。


之前一直在寻找外胎上的国产平替,入手了正新的防刺冠军(型号:C1974),此前的文章有点评。

使用一段时间后,侧面出现了一圈、不规则的裂纹。吊诡的是,只在外胎的左侧有,右侧就完全没有,一番排查后,认定是胎本身的开裂。

河西走廊的长廊,公众号:河西走廊的长廊构建一台经济适用型钢架旅行车,3000公里后的组车心得-变速/车把/其他

开裂的后胎始终让人不安,于是把它换到负荷更低的前轮上,把路感更好的马牌Grand Sport Race-32C放到后胎。

厄运最终还是来临,某天骑车去白云山,计划着跑山后骑车回程,以完成一次骑跑训练。去程没有任何问题,跑完10几公里山后拿车准备回程时,发现前胎居然瘪了。大中午35度+的高温,于是也不纠结了,直接扬手货拉拉。回家后仔细检查,静止状态下的无理由爆胎,找不到任何尖刺。

(路边等货拉拉)


可能是缘分不到,就清爽一点,和正新来说声再见吧。同时扔掉的是之前用在公路车上、现在作为应急备胎的Vittoria-Rubino pro control-28C,两条明显的纵向裂纹,让人心惊肉跳。

另外一个国产大牌子,朝阳-艾瑞森-38C(XLR8-Touring),我再来试一次。

刚装上的感觉挺好的,没有那么重,胎面花纹清晰,先试一段时间再说。

趁着换胎,翻出家里的备胎检查一遍。世文马拉松-28C-7级防刺(没有plus),折叠款,yyds。买来时已经是几千公里后的二手,表面坑坑洼洼,帘线也有破损,但路感、防刺、轻量,都表现很好。买条二手的放在家里、甚至带在路上,作为爆胎、换胎过程中的应急,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另外一条无差评的外胎是马牌GSR,二手买来的,至今还在后轮服役。

说到底,都还是外资品牌。正新已经让我失望一次了,朝阳,这次你要顶住哦。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