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夜行,在灯影里触摸一座古镇的心跳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暮色漫过山坡上的屋脊时,
跨过灯笼的影子迈入和顺古镇,
55块的门票像一片薄霜,
冰凉了多少打卡者的额角。
束河在喧哗里煮酒,
丽江把星光泡进琉璃盏,
而和顺只能把光阴,
藏在那一段冷清的街巷中。
河畔的石板路渐次暗隐,
普洱在粗陶碗里舒展腰身,
那些中西合璧的马头墙在夜色里醒着,
等一个愿意停下来读它故事的人。
寂静的霓虹把影子拉得好长,
和顺像个有脾气的读书人,
坚持守着一盏茶的雾,
等懂它的人轻轻叩响门环。

2025年9月20日傍晚离开热海,到腾冲市内找了家酒店住,离和顺古镇只有3公里,步行过去。到达古镇东门时,已是晚上7点多了,西面一片通红。

东门卡口买了票,每人55块。工作人员说最好不要走东门进去,还是走古镇主入口北门好看点,于是又往北门走去。

驴行户外,一直在路上!
户外纯属兴趣爱好,喜欢用脚步丈量山河,用镜头记录风的故事,云的轨迹。生命不息,驴行不止,分享不停。本人所有的驴行美景及路线行程规划都将在这同大家分享,也许偶尔会发发牢骚。喜欢的点下面名片关注,驴行路上有你更精彩!
随便转了一圈,从双虹桥新桥头的“冰清玉洁”牌坊处出来。其余的祠堂,艾思奇纪念馆、千手观音古树群,还有几座庙宇殿堂就不去了,以后有机会再来慢慢走走吧。


夜深了,我踩着自己的影子往酒店走,石板路的凉意从脚底漫上来,像触摸到了古镇的心跳——缓慢,沉稳,带着百年岁月的温凉。那些中西合璧的马头墙,那些刻着家训的门联,那些藏在巷子里的抗战记忆,都在夜色里醒着,等着下一个黎明,下一个愿意倾听的人。
忽然懂了和顺的“冷清”,它不像那些被商业精心包装的古镇,把历史熬成浓汤,急吼吼地端给游客。和顺更像个有脾气的读书人,守着自己的砚台和旧书,等真正懂的人来,坐下来,慢慢翻。门票或许是一道筛子,滤掉了匆匆打卡的人,留下的,反而是能与它对话的灵魂。
和顺的冷清,也许是最清醒的坚持。
盛微幽光牌坊造型别致,斗拱很精美。

寸氏宗祠是和顺八大宗祠中修建最早的一家,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代表传统汉文化的宗祠建筑,大门是由欧式的三个石制圆孔门和具有南亚风格造型的门头构成,这是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


和顺不愧是讲究传统文化的仁义道德之乡,各条巷口门楼上都有弘扬仁义道德的题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