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夜行,在灯影里触摸一座古镇的心跳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暮色漫过山坡上的屋脊时,  

跨过灯笼的影子迈入和顺古镇,  

55块的门票像一片薄霜,  

冰凉了多少打卡者的额角。


束河在喧哗里煮酒,  

丽江把星光泡进琉璃盏,  

而和顺只能把光阴,  

藏在那一段冷清的街巷中。  


河畔的石板路渐次暗隐,  

普洱在粗陶碗里舒展腰身,

那些中西合璧的马头墙在夜色里醒着,

等一个愿意停下来读它故事的人。  


寂静的霓虹把影子拉得好长,

和顺像个有脾气的读书人,

坚持守着一盏茶的雾,  

等懂它的人轻轻叩响门环。

2025年9月20日傍晚离开热海,到腾冲市内找了家酒店住,离和顺古镇只有3公里,步行过去。到达古镇东门时,已是晚上7点多了,西面一片通红。

东门卡口买了票,每人55块。工作人员说最好不要走东门进去,还是走古镇主入口北门好看点,于是又往北门走去。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城区西南4公里,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还有100多幢清代宅院,建筑中西合璧,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又有西式建筑的明朗,兼有东南亚风情。

北门外商业街正对的照壁,正面上书“世界腾冲,天下和顺”,背面是“内和外顺”。

和顺古镇中历史上有12座牌坊,建于清末民初,是旧时代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及忠孝节义所立,后毁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如今所见的都是后来恢复的。

和顺顺和牌坊位于古镇入口处,在暖色灯光辉映下,像一块被岁月磨旧的玉,静静候着夜游之人。这牌坊是云南侨乡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建于2001年,采用回文修辞将“和”“顺”两字组合,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牌坊背面刻有“仁里”二字,由近代才子、曾任腾越道尹的赵藩所书,寓意和顺是讲究仁义道德的乡邑。

大路前行数十米就是文治光昌牌坊,与和顺顺和牌坊同为古镇两大标志性入口建筑。

进来后先去和顺小巷,其实它并不是一条小巷,而是沿和顺古镇三合河而建的近万平米的古建筑组成,包括清末腾越总兵张松林的老宅,大马帮博物馆,翡翠大王家乡等。还可以看到古法造纸、皮影、藤编、马帮烤茶等多项民间手工艺展示。

夜间的和顺古镇很是冷清,店铺也没啥生意,完全不像丽江和束河的嘈杂,也许是那55块门票的缘故。不过我喜欢这种感觉,倒觉得这冷清里藏着另一种鲜活——不是被游客潮水推着走的喧嚣,而是属于古镇自己的呼吸。

马帮的烤茶非常有特色,但是只有老板孤独的自己在喝茶。

和顺古镇的马帮烤茶文化源于明清时期茶马古道上的商贸活动,是马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过程包含四个关键步骤:取适量大米放入炭火上的瓦罐中翻炒至米粒焦黄,释放香气;将团茶(普洱茶的一种)放入烤热的瓦罐中抖动,激发茶香;快速注入沸水,发出类似春雷的闷响(故又称“雷响茶”);茶汤呈琥珀色,口感醇厚回甘,常搭配姜、椒等调料饮用。

沿河而行,灯火渐疏。丽江的夜是沸腾的,酒吧街的歌谣能飘出三里地;独克宗的夜是精致的,灯笼串成银河落进人海;可和顺的夜,更像个守着线装书的老人,把热闹收在匣子里,只肯把故事说给愿意坐下来的人听。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