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莲花峰穿插鸟嘴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每次的出行,安排细节也很重要。

在漳州云霄,有一座山叫做梁山,有着莲花峰、鸟嘴、金公山、玉女尖、打铁尖等众多山头,均属于爬石头,有一定难度,恐高驴友不能打扰。蕉岭的“一路风尘”本来计划的是金公山,被我问及厦门的驴友说大斜田那边属于军事管理区已有铁门关闭无法开车穿越,那只好更改山头去爬,此次选定莲花峰。
我们计划起登点休闲露营住宿一晚,有广东张总撑勺炊煮,第二天早餐后轻装行走莲花峰、鸟嘴。
行程:永定~漳州云霄云梁水库~扎帐露营~早餐~轻装爬莲花峰和鸟嘴6km累计拔高600m~午餐带干粮~下山后饭店晚餐~回家。

令我高兴的是久违的祥哥也出山了,他其实已经有一套龙行者帐篷,但我还是多准备了些睡垫枕头之类的带去,未料他居然情愿在车里的后排睡觉。
这睡眠质量哪里会好呢。
小结:
福建海边的山多石,值得每年选个地方走一趟,危险系数显著高于平时我们攀爬的丘陵山脉,不过有过硬的队友相辅助,就简单起来了。
该路线风景不错,以后再敲掉鬼石尖和金公山,梁山就完美收割了。

不过今天天气不错视野极好,在鸟嘴的顶峰遥看四周,我告诉了“一路风尘”哪里去鬼石尖、哪里是金公山、哪里是玉女尖打铁尖……,看看有必要就啥时候来干掉即可。
我的心思已不在这里欣赏风景,肖老师在有信号的地方打来电话说她想一个人慢慢先原路下山但是有块石头跃不上去,于是我得抓紧返回去,由“水木”走前头辨识回程,这女孩子确实悟性贼高,记忆力很好,一点都不会走错。
后边队伍里的立哥他们就乱了,搞不清确切方向兜兜转转了好几次,不过也都顺利走下来了就是。

小腿拉伤的肖老师并无大碍,照样活蹦乱跳,需要跳跃的石头一个人走为了安全起见,保守些是对的,等待队伍前后有人协助才靠谱,莫自己独闯莽撞。
我们出来玩户外,不催不赶,安全最重要,这样才能获得开心。
我没有胆量跟旺哥他们那样爬上那令人惊恐的绳降巨石,带了蕉岭的“莫莫”、“A晚风”等人继续往鸟嘴的顶峰处攀爬,山顶上有无数的石橄榄可以采摘,这真不骗人的,去年我来过,是从大斜田背后起登攀爬鸟嘴的,严禄先和老卢都可以证明。
是的,赖雪琼她们据说带了许多蛇皮袋来。

我来到熟悉的鸟嘴顶峰,在去年的同一个位置做了同一个动作也同样拍了张影。
那时风更大并且迷雾模式碍眼看不远,弥补了内心不足的地方就是无穷无尽的石橄榄瞬间满足了我们的欲望空缺,可是今天屁都没有,一丁点都找不到了,估计这条路线太多人上来都被驴友们採光了。
“水木”可一点都不害怕,借用这厦门户外队挂好的绳索,蹭蹭蹭地爬上了这块巨石,上面空间狭小但是据说很震撼,很有攀登的成就感。
“雨儿”、旺哥、立哥、武平刘总等人也依次爬上去过瘾了一番。当然,我们这行第一个上去负责护驾的仍然是“一路风尘”,也必须是他,就他经验最丰富。

挤过梁山鸟嘴巨石间的窄缝时,一抬头就撞进这片惊艳里,两侧褐黑岩壁像巨兽的獠牙,把天挤成道狭长的蓝,碎云在缝里飘得慢悠悠,中间那方尖石被阳光擦得发亮,一半裹在阴影里沉得像铁,一半浸在光里暖成琥珀色。
刚才还在慌那8岁孩子的绳降,此刻被这岩壁夹着,微风从石缝里钻过来,带着点苔藓的潮气,戴着手套的指甲蹭过岩壁的糙纹,能摸到日晒雨淋的凉,抬头看天的时候,连心跳都轻了。
嗯,刚才攥紧的紧张,居然被这石缝里的光揉得软了些。
攀爬的路线不是特别友好,好几处需要卸包钻洞一般才能过去。
漳州梁山的石坡陡得近乎垂直,棱角锋利的岩石硌得手掌生疼,鞋底在光滑的石面上打滑,每挪一步都要反复试探。汗水顺着额角流进眼里,涩得人睁不开眼,腿像灌了铅般沉重,膝盖阵阵发酸。
几次脚下不稳,全靠死死抓住石缝才稳住身形,喘息声粗得像破旧的风箱。可抬头望见山顶仿佛又在眼前触手可及,户外人骨子里的韧劲瞬间翻涌,没人说放弃,大家互相喊着鼓劲,咬着牙攥紧岩石,哪怕手臂发抖、肌肉紧绷,也一步一挪地向上攀,眼里满是不登顶不罢休的坚定。

“星夜”与“山高水长”都是爬石的狂热分子,这样的路线对于他们俩高手来说得心应手也可以用轻而易举来阐述说明,部分难以攀爬的地方其实都已被前人做了不少工作,比如用木棍树枝架着脚踏处,就可以很好地一跃而上了。
因而在外地行走成熟路线,尽量不要走错,问题都不大。

拼尽全力攀爬后,我们一行总算来到了鸟嘴那块大名鼎鼎的巨石边,这里早已热闹非凡,一支厦门户外队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绳降训练,其中年纪最小的队员才8岁,刚上小学三年级。看着他们挂在半空中的模样,我瞬间慌了神屎都差点要吓出来了,甚至有些手足无措。
说真的,要让我将自己安危系于一颗铁钉和一根绳索之上,我打心底里不踏实也不愿意。因为我没接受过一丁点绳索培训啊。
莲花峰下撤的方式大家都有序不乱,原先攀绳路段被我发现其实可以优化,右侧沿着树林穿插可以很好地走下去,省去了绝壁上的拥堵缓慢。身后的阿坤带着“雨儿”也一从跟了下来。
汇合了立哥大家过后,我们顺回半山的石头堆,时间也恰恰好,大伙完成了中午的路餐,此次我带去的自热煲仔饭跟祥哥一起分享加上配有“青梅”亲自做好的肉酱十分好吃。
饭后按照常规施肥一处,我们继续前往今天行程的第二站:鸟嘴。

冲往鸟嘴的路线有点不人道,都是需要爬石跳石的路段,我那身材苗条的肖老师在一处跳落的时候用力过度把右小腿不小心给拉伤了,悻悻不乐地只好留在原地晒太阳等候,呆会反正我们是原路往返的。
远远地往山顶望去,已经有一支户外队伍在鸟嘴的一块巨石上训练绳降了。
“一路风尘”拉着一群大妈在大风中拍了很多摇摆跳跃的视频,十分精彩和开心,我没有去注意。
我要寻思考虑的是石壁下行的安全问题,“水木”年轻动作很轻盈手扶脚踩就下去了,张总67岁的老舅也一点都没压力就用脚掌夹杂着石壁缝隙而下,短绳都用不上,我自己倒是很费力地用双脚交互替换地卡紧了下得来,跟在后边的肖老师也是这般方法算是安全落地。
蕉岭的“冬”和“A晚风”被旺哥硬是带着要从非常规路线而下,有长绳索绑缚是不用害怕安全性,但协调熟练性肯定是非专业选手可比的,慢动作一来,“一路风尘”就急得过去滑了一跤,好几处磨破皮出了血,不碍事就是。

大家都跟“雨儿”一样遵规守纪的下来,把防护做好,安全点,也就可靠点,才是正事。

户外可以探险,但是不冒险,记住哦,这是精髓不能忘。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绚烂的祖国大地留下自己的足迹,嗯,就是我抬起的右脚踩下这样的大“足迹”。
除了赖雪琼略有恐高没有攀爬至顶,其他队员全部都踏足上了莲花峰,风太大,多停留一会都觉得冷,拍照打卡也很费劲。
“雨儿”引领众人欢呼雀跃的镜头是不少的,可惜我没有去记,顶峰上溜达了一圈生怕每个外围的地方都容易滑落会让人害怕。
我抓了一些照片就好,赶紧找了背风的地方坐下。

当然,我是有去寻找那石条桥的位置。
站在顶峰处往下看,其实也没多大危险,只要身子不摇摆重心要稳,跳下去过桥行走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今天风太大,肯定划不来去冒这个风险。唉,我们看看就好。

我注意到的是最远处的鬼石尖也很有名,攀爬难度较大,假如有机会,应该要去完成它,包括金公山,自己的双脚行走踩踏过了,才算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