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大热帖”]生如夏花——安多藏区(甘南、若尔盖、青海)纪行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amomentinpeking 于 2010-9-14 20:04 编辑

吾屯下村离上村很近,走路大概一刻钟左右,而且是公路,比较好走。村子就在公路两侧,拐弯处能一座寺院显露出来,但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那座装饰得色彩缤纷的大佛塔。该佛塔共四层,高约20米,内供奉时轮金刚像,佛塔外装饰各种佛像、白塔数十座,非常精美。此佛塔为村民扎西一家出资100万元修建,完工后无偿捐献给吾屯下寺。

吾屯下寺藏语称“噶丹彭措曲林”,意思是“善园满法洲”,它与吾屯上寺一样,都是隆务寺的属寺。相传吐蕃军队曾驻扎此地戌边,曾建小寺一座,后人称之为“玛贡娘哇”,后归属萨迦派。明朝时,隆务寺第一世夏日仓活佛噶丹嘉措的经师东科多吉嘉措将其扩建,并改宗格鲁派。17世纪中叶,玛贡娘哇与另一座寺院合并,形成了后来的吾屯下寺。

寺院里相当冷清,除我之外没有一个游人,也没有人来要我买票,尽管在寺门口看到有个售票处。

吾屯下寺的大经堂,与去过的郎木寺、拉扑楞寺相比,略显破败。

还在建造中的文殊菩萨殿,该殿也是当地村民捐建的。殿内的文殊菩萨泥制塑像还没有完工,只有一名工匠孤零零地工作着,征得他同意后,我拍了照片。

随后,我与泥塑师傅聊了起来。他就是本村人,看上去也就四十多岁,这座文殊像他们七八个工匠已经做了两年了,还要一年才能完工。我问他村里哪有唐卡卖,回答说随便哪家都有卖,村子里几乎人人都会画,包括他自己家。我有些感兴趣了,问可否去他家看看,师傅说可以。过了一刻钟,师傅忙完了手里的活儿,于是让我跟着他,村子里一阵转街抹巷后把我带到了家里,原来他竟然都已经有了孙子,而我竟差点把他儿子当作他弟弟,很有意思的插曲。

这家人很热情,拿来一盆大锅盔一样的面饼请我吃,并倒上杯热茶,我不饿但难拂好意,便掰了一小块饼吃了,喝光了茶水。父子俩带我去看了家里人画的唐卡,果然要价比吾屯上村绘画大师的弟子们便宜很多,差不多大小的画幅,那边要五千这里只要两千,但也能看出来后者比前者逊色许多,就像在文殊殿里聊天时他说的那样,民间普通的画工是没法达到那样高的水平,绘画技术上有不少差距。

我没想要大张的唐卡,那既贵又不好带,只想找小一些的留念,但他家现在没有太小的,于是工匠师傅就带我去他妹夫家开的铺子看看。那里还真有不少,题材都是各种佛和菩萨的画像,大概20X30厘米的一张要价150,讨价还价后以250两张成交,一为观音菩萨,一为文殊菩萨,自己感觉价钱还算可以,因为下午在隆务寺旁逛店时看到同样大小的画在镇上竟大概要卖300一张。

辞别他们后,我走出村子,回到吾屯下寺继续参观。

【待续】
每一次都错过了。。。。。伤心
本帖最后由 amomentinpeking 于 2010-9-15 22:15 编辑




第四部分 似锦繁花——热贡艺术

第五日(2009年7月1日):夏河-同仁(续)

回到宾馆取了行李,赶快打车奔向长途汽车站,买了到同仁的车票。车上人很多,三个人不得不分开坐,我的旁边是一位藏族女孩,见我坐到身旁便热情地递过自己的饼干请我吃,我赶忙回敬了一枚糖果。我这回来时从北京带了许多糖果,怎么也有一两斤,但大部分都分给当地的藏族孩子了,开始是一人一把,后来看消失得太快只好改为几人一把,但每次带的也都很快发放告磬,现在已经不剩下几个,幸好当时兜里还有一粒。

车在7:30准时出发了,途中经过甘加草原,但云层越来越厚,早晨的阳光早已消失,天气很阴沉,路过草原时也没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光线的影响,感觉风景尚不如若尔盖草原。汽车进入青海境内后,在瓜什则村短暂停了一会,方便乘客解决内急。我见不远处正好是瓜什则寺,便拿着GRD过去拍了几张。

瓜什则寺藏语称“玉隆贝吉贡”,意为“玉沟吉祥寺”,为同仁隆务寺管辖的格鲁派寺院,也是原瓜什则八部落的帐房寺,已有300余年历史。上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青海军阀马步芳多次派军进入安多藏族地区屠杀,瓜什则村被血洗,瓜什则寺也被焚毁,直到1945年方才重建。

瓜什则过后天气逐渐晴朗起来,汽车在10点左右到达了同仁。同仁是青海省黄南州的首府,治所在隆务镇。两名同伴主要是来这里看看唐卡,下午还要取西宁,于是他们就先在车站买下午两点半的票,我出去找好住宿后大家再碰面。车站斜对面有一家麦秀宾馆,进去看了看还算干净,标间要价120,讲到100就怎么也砍不下了,自己也懒得再找别家,就按这个价格要了一间,安顿后与同伴们在宾馆门口会合。这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因此游人非常少,基本都是当地人或附近过来办事的。

同仁是热贡艺术的中心。始于15世纪甚至更为久远的热贡艺术是一种以工笔重彩的佛教绘画和人物雕塑为主的,带有极为浓厚的藏传佛教色彩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主要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因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金色谷地’)地方而得名。在隆务镇附近的吾屯上、吾屯下、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五个藏族、土族聚居村(当地俗称‘四寨子’两个吾屯村算一个寨子),数百年来村中男子十有八九都传承着从宗教寺院走出来的民间佛教绘塑艺术。目前,热贡艺术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列入中国提交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初选名录。

隆务镇建中有政府建立的热贡艺术馆,成立于1988年,收藏了众多热贡艺术精品,麦秀宾馆打车到那里四元钱,如果走路过去大概一刻钟左右。艺术馆门票15元(奇怪的是门票上印的却是3元,门票制作得很精美),里面禁止拍照。

我们买了票后等着人来开门,这里有七个展室,每个都上着好几个锁,需要工作人员陪同才能进去,陪着我们并讲解的是一个年轻的藏族姑娘。看编号艺术馆内应该有七个展厅,但讲解员只带我们看了四个,唐卡、堆绣、雕塑以及沙盘,说其他都不开放。展品表现的内容基本都与宗教题材有关,如观音、度母、财宝天王、喜金刚、胜乐金刚等各大本尊画像、雕塑,以及沙子制作的坛城。

陪着我们的小女讲解员表现得局促不安,我们很是奇怪但也没多问,最后她实在忍不住说了出来,原来艺术馆中午12点下班,我们来馆的时候已经11点半,现在早过了下班的时间,希望我们能快点参观。看着她着急的样子,仿佛食堂里马上就要没饭吃了,我们感到很是有趣,但也勿怫其意,匆匆看了最后几眼就出来了,讲解员如释重负,赶忙锁上了展厅的门。

其实我也饿了。两个同伴来艺术馆前已经吃过中饭,便打车去看这里著名的隆务大寺,中途把我放下,我在大街上随便找了个小饭馆吃了,回宾馆里休息了一会。下午我要去以唐卡绘画艺术著称的吾屯上下两村,但时间还早,中午光线太强太直,照片拍出来效果不好,就从宾馆走到隆务寺,打算等他们出来后打车去吾屯,顺路把他们捎到长途汽车站。

隆务寺为藏语全称是“隆务贡德钦却科尔林”,意为“隆务大乐法轮洲”,是格鲁派在青南地区的最大寺院,“隆务”系藏语,意为农业区。在安多地区,隆务寺的规模、地位、影响仅次于甘肃省拉卜楞寺和青海省的塔尔寺,因此也有人将这三所寺院并称为“安多三大寺”。

据《安多政教史》载,早在元大德五年(1301年),这里已建有藏传佛教萨迦派小寺,至1426年前后,由萨迦派名僧三木旦仁钦与其胞弟罗哲森格维修并扩建,并按照萨迦派传统由隆务家族在当地实行政教合一的世袭统治。明万历年间,隆务寺遂改宗格鲁派,期间一世夏日仓活佛噶丹嘉措诞生于隆务家族,被认定为寺院创建者三木旦仁钦的转世,从而形成了夏日仓活佛系统,此后历代寺主都由夏日仓活佛担任。

这座寺院是自己留给明天早上的,因此没有进去,只在门口转了转。隆务寺大门口的观音菩萨金像,强烈的阳光下闪着烁烁金光。

隆务寺旁边有许多卖宗教艺术品的店铺,两个同伴出来后便和我沿街逛了逛,一个同伴很想买幅坛城唐卡,但二十厘米见方的一小张就要价三五百元,最后还是放弃了。打车把他们捎到汽车站后,继续向吾屯前进,在车上和司机聊了一会,他说现在生意很不好做,本来来这里的人就不太多,314事件以后来的人更少,唐卡、虫草等当地特产今年都卖不出好价钱,我深表同情。

出租车停在吾屯上村。这里是已故的唐卡绘画大师夏吾才郎(或称夏吾才让)的家乡,夏吾才郎老人十八岁就曾跟随国画大师张大千到敦煌临摹壁画,三十岁后更以高超的唐卡彩绘技艺蜚声画坛,当年曾是建国后青海省唯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如今,他的儿子——另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更登达吉则带着弟子们继续居住在父辈住过的村子里,同时继续着父辈的唐卡绘画事业。

进入吾屯上村,村口八座白塔一字排开,预示着这里浓厚的宗教气氛。
   
吾屯上寺,吾屯上村的寺院,也是隆务寺的属寺。该寺藏语称“桑格雄华丹群觉廊”(意为‘吉祥法财洲’),始建于公元1645年,寺内藏由佛发、佛牙、宗喀巴舍利以及各种塑像、间唐、唐卡等珍贵文物。寺院门票15元,如果不进佛殿参观,可不用买票。

公元十四世纪前后,藏传佛教开始在同仁地区流传,至十五世纪以后,随着先是萨迦派(俗称‘花教’)继而格鲁派在这里的迅猛发展,同仁各地区大兴寺院,遂使大量藏族、土族僧俗投入到绘塑佛像、装饰寺庙的活动中,吾屯上寺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村子里,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仿佛进了绘画工作室。我进了一间貌似小卖部的店铺,却看到几位画师正在作画,闲聊了一会才知道其中有两人是夏吾才郎大师的再传弟子,也就是夏吾才郎长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更登达吉的徒弟,而更登达吉竟然是吾屯上寺里的一位喇嘛。

两幅未完工的唐卡正固定在木板上,画师聚精会神地描绘着,这样一幅大小的唐卡如果是名家弟子的作品,出产地要价就在五千元左右,如果到了隆务镇价格就会翻倍,而到大城市里就更不知道要卖多少万了。传统的唐卡都是产用天然颜料一笔笔绘制,需要花费画师十几天甚至数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这里的唐卡都很贵,基本没有低于两千的,因为这些都是大师门下画的,如果去村里普通画师家买就会便宜一些。也许是游人稀少的原因,几名画师都很乐意和我聊天,还拿出以前出版的画册给我看,指出照片中哪个是夏吾才郎大师,哪个是他们的师傅更登达吉,哪几个又是他们,看来画师们很为能列入大师门墙而自豪。

看时候不早了,我向他们告辞,朝村外走去。村外的转经长廊旁,佛祖正注视着路过的芸芸众生。
先顶!慢慢看
很好,这样的好贴不定怎么行?
真不错,期待续集.
本帖最后由 amomentinpeking 于 2010-9-14 20:04 编辑

拉扑楞寺规模宏大,占了夏河县城一半左右,我下午两点半进去,直逛到晚上八点多才出来。几个同伴从桑科草原回来后,也到拉扑楞寺转了转,桑科那边果然下了雨,庆幸自己没有去。

一起吃过晚饭,大家明天就要分开了。我和一对夫妻要经过甘加草原去有热贡艺术之乡称号的青海同仁,然后再去西宁,另外三个同伴直接去西宁,大家在西宁还有机会碰面。

难忘同行,别了朋友!

提示:

1、从夏河长途车站出来后常有人拉客,怂恿游人包车去拉扑楞寺且开价很贵,不要理会他们,拉扑楞寺就在夏河县城的西半部分,沿着县城里唯一的主马路一直走,一刻钟左右就能到。

2、夏河的宾馆旅舍很多,但如果旺季要标间的话最好还是提前订一下,否则现去的话虽然能够找到住处但价格可能提高不少,如果只要床位的话就不必订了,通常每天20-40元/床。夏河离兰州只几小时车程,许多人过来度周末,人多时房价自然也水涨船高。

3、进拉扑楞寺如果不参观佛殿,就不必买门票,寺院有好多出入口,是一个半开放的结构,也无法完全圈起来查票。但如果进佛殿就要买票了,有喇嘛带着你讲解,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地位高一些的喇嘛们都去桑科草原了,留守的不多,佛殿也多是铁将军把门,也就省了门票钱。

4、参观贡唐宝塔需要单独买票,10元/人,而且关门很早,晚上5点多就不放人进去了,所以如果想在塔上拍拉扑楞寺的日落是不太可能的。管钥匙的喇嘛通常在进门左首的僧房里,和卖票的不是一个人,买了票后还要去找前者开门。

5、贡唐宝塔外横跨大夏河的小桥下挂着许多砍下来的牛羊的头,据说拍了会带来厄运,建议照相时候还是谨慎一些。

6、和贡唐宝塔上一样,展佛台所在的山坡上是拍摄拉扑楞寺全景的好地方,下午那边的光线比较好。由于地势相对高,展佛台比贡唐宝塔具有更优越的俯拍机位。

7、如果有阳光,建议最好是早晨或者下午四点以后再去拍照,中午到下午阳光十分刺眼,而且是直射,得到好片子困难一些。

8、寺里的几个主要活佛都身兼国家官员,很少在寺内住,一般情况下很难有机会在寺内见到大活佛,对于极少数喇嘛提出的收费摸顶的要求也不必理会。

9、各佛殿内基本都禁止拍照,但外面一般没限制。贡唐宝塔上有一些玻璃窗,方便游客看到塔内佛殿的情况,可以把相机抵在玻璃上拍照,清晰度还可以。

10、最后,献上一张自己手绘的拉扑楞寺地图,自己觉得比网上的那些图要准确一些,字迹潦草,见笑了。

**************************************************************************************

第五日(2009年7月1日):夏河-同仁


夏河到同仁的长途车7:30出发,6点前就收拾停当,把行李寄存在宾馆,我和一名同伴要趁这段时间拍一下拉扑楞寺的早晨。天空云层很密,偶尔有几缕光线透出来,看来拍日出是不太可能了。

清晨的大经堂大门,一抹朝霞刚刚从肩后露出。

僧人们正在经堂里做早课诵经,趁着门口还没人卖票,便进内转了转。大经堂内是典型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布置,里面主供着师徒三尊(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他的大弟子及法统继承人克珠杰,以及二弟子一世班禅甲曹杰)。里面还有许多珍贵的佛教艺术品,各种佛像唐卡壁画等等,看得我们留恋忘返,直到一个喇嘛要我们买票并赶我们走,才不得不匆匆离开。

出来时,天色已经亮了许多,经堂笼罩在薄薄的晨曦中。

经堂的大门外仍旧冷清,喇嘛们多数在里面诵经,游人们还没有过来,只有零散的僧人偶尔经过。

拉扑楞寺外围的转经长廊中,藏民早已来到了这里沐浴了第一缕佛光,他们虔诚的身影延伸向远方。
本帖最后由 amomentinpeking 于 2010-9-14 19:54 编辑

拉扑楞寺大经堂,又称闻思学院,位于全寺的中心,楼上曾悬挂着乾隆皇帝御书的“觉慧寺”匾额。大经堂高15米,分上、下两层,面积2500平方米,加上前院,共计4800平方米,可容纳四千名僧众参加佛事活动。里面的灵塔里供奉着嘉木祥一世至三世的真身,四世的替身,五世的骨灰。

1985年四月七日,这里曾发生大火,大经堂被烧成一片废墟,许多经卷、文物、珍宝毁于一炬,损失难以计算,只有一至五世嘉木样的灵塔幸存了下来。现在看到的这座大经堂是后来重修的。

大经堂旁的医学院,藏语称“曼巴扎仓”,系第二世嘉木样所创建,是该寺六大学院之一,也是该寺研习、传播、实践藏医学的重要基地。

大经堂广场对面的甘肃省佛学院,1986年创建,当年7月12日释迦牟尼佛祖初转法轮纪念日正式开学。学院设4个教学班,其中佛教哲学2个班,佛教理论2个班,针对青年活佛的教育则分为文化学习班、进修班和培训班。

山坡上转经的藏民。拉扑楞寺的一侧依山而建,围绕寺院的转经之路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山坡上,但狭窄崎岖的山路并不能阻碍虔诚信徒们的宗教热情。

僧舍,围墙,阿卡。与人们通常认为的不同,喇嘛并非藏传佛教僧侣的统称,其实只有一定级别的僧人如活佛等才能被叫做“喇嘛”,普通的僧侣只能称为“阿卡”。
本帖最后由 amomentinpeking 于 2010-9-14 19:51 编辑

到达夏河后,由于大家多对上次住的华侨宾馆的卫生状况颇有微词,于是就先到宝马宾馆瞧瞧。后者环境还可以,但标间要价120元/间,磨了好半天才以100元/间要了3间,安顿好后已经下午两点半了。

五名旅友想包车去桑科草原,我看那边阴云渐厚,自己以前又经历过西藏新疆云南川西等多个草原,对桑科兴趣不大,便想趁着阳光先去拉扑楞寺拍照,于是分头行动。

沿着夏河的主街道走去,临近拉扑楞寺外面有一片灿烂的油菜花地,远远看去非常漂亮。尽管已近下午三点,但阳光仍然非常刺眼,反差非常大,稍不注意就过曝或欠曝,数码单反的宽容度远远不够,真后悔没带个胶片机来。
  
“拉卜楞”,藏语称“噶丹雪珠达尔杰扎西叶苏旗卫林”,意为“足喜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由一世嘉木样活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历代嘉木样活佛为拉扑楞寺寺主和寺内的最高活佛,目前已是第六世。据说,一世嘉木样选定大夏河旁的扎西旗为寺址,后来寺内拉章(藏语‘佛宫’)建成后,寺院遂被人们称为“拉章扎西旗”,久之“拉章”转音为“拉卜楞”,且被人们广泛使用。

拉扑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拉萨的甘丹、色拉、哲蚌三大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以及甘肃的拉扑楞寺)之一,也是格鲁派在西藏之外的最大寺院。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围绕寺院几乎整整一周。

这是寺院东南角的马头明王殿,殿内供奉着一尊紫铜马头明王。马头明王又叫马头金刚,是观世音菩萨的愤怒化身,在藏传佛教中一直深受尊崇。

拉扑楞寺东中部的印经院。尽管没有藏区三大印经院(德格、拉萨和日喀则,目前仅有德格印经院保存完好)有名,但这里也刊印了大量佛经,历史上是安多地区传播佛教文化的重要基地。印经院原属蒙古河南亲王府,藏有大量的经版,但在“文革”中受到破坏,现在得到了恢复和扩充,并增添了铸字铜模、铸字机、平台印刷机等铅印设备。
  
寺院东北角的观音殿,如同中原一样,观世音也是藏族人最尊崇的菩萨,不同的是,藏区的观音多为男身。
  
寺院最高处的白伞盖佛母殿,狭窄的通道里,虔诚的朝圣者磕着长头。白伞盖佛母是藏传佛教中著名神祗,修持大白伞盖佛母法门可以消除恶魔的侵扰,她通常为愤怒相,身色洁白,正面三头,每头三眼, 三头之上又相叠着许多头,右手持着大白伞华盖,身侧另生有千臂千手千眼。

金瓦殿旁边遇到的藏族少年,我在这里被他拦住。尽管言语不通,但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想让我给他拍张相,照完后他快乐地看着相机的液晶屏里自己的照片,并没有提出其他要求,似乎能看一看就已经满足了。

寺院西南角著名的贡唐宝塔,由三世贡唐仓活佛初建于嘉庆十年(1805年),后毁于文革,1991年由六世贡唐仓主持重建,1993年竣工。贡唐仓活佛是拉扑楞寺的四大赛赤活佛之一,地位仅次于寺主嘉木样活佛。一世贡唐仓曾担任第五十任甘丹赤巴,并曾经在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被废期间代理过藏王。

贡唐宝塔可以入内参观,门票10元/人,但买完票后有时候要去找喇嘛给开门,掌管钥匙的喇嘛通常住在院落进门左侧的僧房里,而且晚上不到6点就不再开放了。

贡唐宝塔高五层,31.33米,由塔刹、塔瓶、塔座三大部分组成。塔刹是光彩夺目的日、月、星辰,塔瓶是精铜浮雕鎏金八大菩萨,塔座为琉璃瓦装饰的三层四角建筑,一层四周装有铜制经轮。塔内正中是二层相互贯通的四座佛殿,正面佛殿是为三世贡唐仓灵塔和一、二、四、五世贡唐仓镀金像,左右两侧是度母和普明佛殿,背面是藏经殿,收藏有二万余卷佛经。四座佛殿之顶是三百多尊铜佛环抱的第二世嘉木样塑像。宝塔第三层是千佛殿,收藏有 1032尊铜佛。第四层塔瓶之中,供养着近两米高的阿弥陀佛。塔座和宝瓶内壁还绘有生动细腻的百余幅壁画。

这是塔瓶佛殿中供奉的阿弥陀佛像,隔着塔壁的玻璃窗拍的,如果进入佛殿拍佛像可是不礼貌的。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藏传佛教中通常又将他分为无量光佛和无量寿佛两个化身,这里供的是无量光佛的形象。在藏族传说中,无量光佛又在人间化为班禅喇嘛,拉扑楞寺和班禅喇嘛的关系也一向比较密切,大经堂东北隅建有班禅行宫,现在的寺主六世嘉木样在维护中国政府认定的十一世班禅宗教地位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塔内各层之间有狭窄的楼梯相连,但除了顶层以外,其余各层都有高高的密闭围墙,根本看不到外面的风景。到了塔座顶上豁然开朗,反而要小心别掉下去,因为周围根本没有护栏。

塔座顶上是观赏拉扑楞寺全景的好地方,但在拍照的时候千万要小心,注意别太靠边缘以免失足。

贡唐宝塔外,转经长廊旁的小桥横跨在大夏河上,沐浴在宝塔的金光里。

倚桥而望的喇嘛,不知在想着什么,是佛法?还是生活?

走过小桥,不远的山坡上就是展佛台。每当重大节日,寺里的喇嘛都会在这里挂起巨大的佛像唐卡供信徒瞻仰。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