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行摄 || 襄武古邑 天边仁寿 黄土高原上的璀璨明珠 - 上海 - 8264户外手机版

  上海

  

    家乡陇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自古为“四塞之国”,是丝绸之路的军事和战略重镇,兵家必争之地。远在史前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仰韶、齐家文化遗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陇西为其中之一。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数代变迁,陇西曾是郡、州、府治所在地,为西陲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张骞两次出征西域、隋炀帝西巡、唐玄奘西天取经,文成公主汉藏联姻等均涉足陇西,遗留下大量的历史遗迹。陇西又是天下李氏的“郡望”,这里以其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胜地。


   陇西仁寿山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陇西县城西南一华里处,东西走向,海拔2057米,是陇西境内一座闻名遐迩、颇负盛誉、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素有“天边仁寿”美传。

       仁寿山原名十方山,后来改为仁寿山,源于一个美丽传说:从前有一个叫仁寿的人,不相信天无边、地无境。做了铁衣、铁鞋,饥餐渴饮,晓行露宿,一直要走到天边,了却心愿。可是最后他由一个精壮的小伙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翁,也没找到天边。在一个傍晚,他拖着佝偻的身子爬到陇西城的一座山时,终于体力不支,晕厥在地,被一晚归的农夫发现、叫醒。他有气无力的吐出一句话:“我……叫仁寿……找到了……天边。”言毕即逝。年轻的农夫不解其意,出于善意,动手把老翁的尸首掩埋好。这天正是农历初八。

       当晚风雨交加,农夫做了一个梦。梦中看见他掩埋的老翁穿着铁衣铁鞋向他走过来说“我因寻找天边有功,玉皇封我为仁寿山神将。明年农历四月初八黄昏,你到我墓前来等我,我特赐你一女子为妻,以报答你掩埋尸骸之恩。”言毕不见。转眼到了来年四月初八,农夫突然想起梦中之事,便按老翁所约,黄昏时向老翁墓地走去,果见一美貌女子向他含羞微笑,与梦中所说一般无二,农夫又惊又喜,那女子对他一见钟情,便跟他回家。他们生了子女,日子过得幸福美满。这件事一经传开,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方圆百里的人络绎不绝前来仁寿山赶庙会,青年男女借此良机寻找自己的意中人,数不清的有情人结成伉俪。因仁寿老人葬于此地,十方山得名仁寿山。

       暮春时节,返乡探亲。时黄土高原上春光正盛,前一晚雨疏风骤,落花无数。晨起时,碧空如洗,空气清新,遂动念前往上中学时经常攀爬的十方山。

       十方山前山共有三条上山的路,还是按三十年前的习惯,选择中间的台阶上山。

山脚处有一烈士陵园,为纪念1981年舍己救人的张新龙烈士。原甘肃省人大主任卢克俭亲笔题词:“少年英雄,虽死犹生”。上中学时,每年的清明节、六一儿童节,学校都要组织来扫墓、献花圈、花篮,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中间石阶共有312级,两侧均无扶手,左侧为深沟,部分路段坡度近60-70度,有恐高症的人绝对头晕目眩,此台阶直通山腰八角亭。

山腰八角亭,前为“同登”,后为“仁寿”。栋上画陇西八景:首阳旧县、五台古刹、碧岩珠帘、石门夜月、翠屏晴岚、桃花晚照、落浦荷盖、渭水秋波。

山腰处俯瞰母校-陇西二中。初中(1987-1990)、高中(1990-1993)艰难的求学生涯在此度过,学校轮廓仍在,教室、宿舍、食堂、操场等均已翻新,现旧迹难寻。12岁就开始住校,30余人挤在20平米的宿舍里,最难熬的是冬天。往事不堪回首,那时的经历,可能比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生活有过之而无不及。

榆树是黄土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树种,沟沟岔岔,随处可见。一到春天,榆钱缀满枝头,抓一把放嘴里,咀嚼间丝丝清甜直入肺腑。

连翘在仁寿山到处可见,开的正盛。

《诗经》云:千步连翘不染尘,降香懒画蛾眉春

《春词》朱成泳

海棠枝上鹊声乾,罗幕重重护晓寒。初日半林珠露重,脆红无数压阑干。

年华似流水,世上有许多事,是我们都无能为力的。当一场场繁华抑或寂寞落尽,我还听得见落花的声音,看得见云来云去的悠然,而这一切,都还在我的世界里飞扬,就是人生一场最好的遇见。


一寸岁月,一寸看见,一寸清醒,一寸情怀,岁月长短,我们只需怀抱一份明媚,几点从容,在风雨尘沙里,不忘怀每一点、每一滴、每一朵花、每一个晨起的暖阳和清风,每一个夜晚的月华和虫鸣,就是人生一寸成长。

含苞待放的牡丹

《仁寿山上看牡丹》任世杰(苦乐斋主人)

洛花何处有?亲手亦曾栽。三月风中绽,十方山顶开。

柏香熏绿萼,杏雨润红腮。富贵有无可,吾侪不必哀。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