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无氧阈(yu)”(下)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大厅
本帖最后由 skyline 于 2023-2-2 14:36 编辑

接上篇生死“无氧阈(yu)”(上)
       基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小结一下---只有通过评估知道了自己在什么运动强度下是达到“无氧阈(AT)”的时候,实际上才掌握了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中等强度”。

       如果我们不清楚自己的无氧阈,那么会面临着上下的偏移,如果强度太低就面临着无效训练与关节劳损加剧,如果强度过大则面临着长时间的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导致的恢复周期加长与心律失常甚至会导致猝死。(荐读3篇:jim fixx如何科学的跑马拉松长跑猝死的预防科学的运动则会促进一氧化氮的产生改变血管内皮功能,介导因子帮助血压降低,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心血管风险。所以,这个题目起的一点也不耸人听闻,而是一个事实,并且是一个正在全中国发生但很少被人关注的事实。在佛明翰中心与陕西省体育局、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成立的运动与健康实验室的汇报中也提到不少案例(荐读:运动与健康实验室汇报)。

       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测量分析设备精准性的提升,对于无氧阈(AT)或者说VT的了解已经不是一个最初简单的一个“点”,而是我们上篇提到过的一个区域(绿色的小方块)。

图片源自瑞士阿尔弗雷德·席勒公司,这里标注的直接翻译过来是从“有氧阈”到“无氧阈”的区间,相当于对应心肺运动试验中的VT1和VT2。关于命名争议上篇已有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我国临床医学的教学系统中并没有系统的运动生理学的教学(我们再次重申与呼吁!),大多数临床医生在面对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时,除了尽可能为患者选择适合的用药方案外,难以有效给出基于人体功能性的提升方案,在患者身体机能/生命质量的提升上有心无力。
      甚至还出现过需要进行心脏康复的患者等做完CPET(心肺运动试验)后,患者拿到的康复训练方案持续远高于AT(AT以下强度运动时能量供给为有氧代谢,可以长时间持续运动,因此心脏康复的运动处方都主要采用AT作为运动强度的根据。参考VT2也要看患者适不适合耐受相应的强度,同时保证患者有足够的“有氧”时间),也没有关注患者的“缺血阈”(可简单理解为在什么强度下患者会被诱发反映心肌缺血的指征-通常会在CPET中关注在什么强度下诱发了患者不正常的“表现”,如心电图开始出现ST段的改变、诱发了频发的早搏,亦或是9图中氧脉搏轨迹的不正常等等。理论上运动强度的设定一般需要在缺血阈之前。重点指标如摄氧量固然重要,但上述这些都是做心肺运动试验必备的基础技能,更是运动处方的必备依据,而不是一句话告诉患者“我们不太关注心电那主要是心内科的工作,我们就看摄氧量。”),在可耐受的前提下适当上强度是应该的,但未考虑如果强度持续过高是否可能加剧刺激患者的某些问题,除了关注了机器提供的最大摄氧量相关重点指标的数值,对整个运动测试中其他重要表现并未关注,究其根本还是运动生理、呼吸生理等理论不够扎实,测试与判读时对于wasserman9图的理解不够透彻(我们愿意相信这种情况是个例)


       对于运动员来说,科学的训练与提升方案也必须是周期性的,也就是说需要高强度刺激的同时还需要充分有氧代谢能力的支撑,有氧代谢能力的支撑是构建高强度训练的基础。但是我们一句“三从一大”,就让多少职业运动员因循环问题与心律失常断送了前程?训练没有标定、没有系统、缺乏科学性,测试几乎全部是临床标准而没有运动生理标准,这种不正常不应该成为常态。


       我国的居民死亡率中慢性代谢性疾病占比已经高达88%,大部分大龄跑者几乎均是从体检发现了一些“风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微量蛋白尿、高尿酸、血液生化指标异常……)进而开始改变生活习惯,进入或捡起“运动”这个行为。殊不知:上高中、小学的运动往往是基于爱好(PA,physical activity),而现在开始的运动是有预期的Exercise(科学运动)我们期待通过更科学、更精准的运动来提升心肺适能、提升机体的代谢率,改善循环/代谢问题、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进生物利用度、提升精力、增加注意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这个领域我国很多研究都仅仅处于启蒙阶段,认知形态比较落后。虽然胡大一老师早早就翻译了肯尼斯·库珀的《Aerobics》、朱为模院士也将肯尼斯·库珀请进了中国、Karlman Wasserman教授的同事孙兴国老师在阜外医院开展了大量的教学工作,但是我们的力量与声音还是太少太少……


        所以佛明翰中心从来不愿也不敢用“运动处方”这个词,FITT-VP原则只是基本要素,实际真正的运动方案涉及到的领域太多了,从呼吸到循环、代谢,从肌肉骨骼到动作模式……我国在运动科学的领域整体学科储备都比较薄弱。可喜的是科技部已经有相关的课题研究,同时在我国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鲜明地将主动健康干预技术的研发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深空深地深海极地探测等目标并列在了一起。我们期待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够加入到这个领域的探索中来,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另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来自于2019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HIF-1的“缺氧诱导因子”,换句话说,就是如果精准的知道了机体缺氧状态在什么情况下发生,那么就可以通过调节这个强度的百分比让缺氧诱导因子高表达,这几乎可以让科学运动成为靶向药物般的存在。

       也正是因为HIF-1的发现,更加佐证了——精准地测量AT是提升有氧适能的基础,而有氧适能的提升又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第五大生命体征)

       那么,如果我们通过直接测试法把AT测的如此精确之后,最后一个问题就又跳了出来---有没有更简便的办法?是否存在共性可以用公式套算?测定一个之后找出同类项岂不是更加便捷?


        然而,我们做了3年测定了5000余人次,得出的结论是------臣妾做不到啊……

       在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进行测试的大量工作中,我们发现关于无氧阈的特异性太大了。最初在接触大量测试之前,基于一些常识的想象中,我们会倾向于估计长运动的人无氧阈更高,很少运动的人无氧阈肯定很低,只不过这个“高/低”各自可能有一定浮动范围。经过大量的实际测试之后,也确实印证是有一定的倾向性,但具体到作为依据去指导运动是不可能的,不能随意推测的,因为影响“浮动”的相关因素太多了,造成浮动范围太大了。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训练习惯、久坐程度、肌肉纤维类型、心脏泵血的能力、呼吸模式、既往甚至青少年时期的习惯、基因(不过即使是两个双胞胎也会因为生活习惯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机体有着另外一个生物共性---用近废退原则-当我使用〈刺激〉下,功能会提升。而当我不使用时功能就会以最节能的方式退化。)等一系列因素。


      我们提及过两个关于运动的词汇:“Exercise”与“PhysicalActivity(PA)”,区别的方法很简单,就是Exercise是有预期有规划的规律的运动行为,PA是没有预期的体力活动。



       如果你是Exercise那么就必须评估,因为不评估,就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的AT乃至所说的AT区间,如果不知道AT区间,那么如何做训练计划?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的自己通过感觉、卡式公式(***-年龄*?%)、参加没有评估系统的各种训练营、以经验主义为导向的职业运动员……坦率地说,能做对基本是凭运气(荐读:220-年龄的黑历史)。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心肺运动试验如此普及、大健康产业能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根本(显然卖鞋、卖衣服、卖健身器的行业是很难与房地产这种巨无霸相提并论的)


       当然,就算仅仅是PA(且不论PA会不会强度不合理对身体获益会不会有限,我们鼓励“动态生活”,总体来说总比“躺着”强)不代表没有运动风险,喜欢的经常进行的PA是不是适合自己,有没有损伤风险,更进一步有没有可能稍微调整一下强度和频率,让我们的PA也渐渐走向可能带来更多获益的“Exercise”。

     不评估而出问题的族群我们大致总结以下几种:

      1、久坐的办公族:只要跑心率就高(140-150bpm以上,甚至动辄长时间170-180bpm)。原因有很多,比如从来没有运动习惯的时候肌肉密度、肌纤维类型、心脏搏动强度、呼吸模式、呼吸肌群的储备全部没有基础。如果不评估,极大概率(95%以上)跑步就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因为肌肉要对抗自身体重的倍数)。这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心肌缺氧、诱发心律失常、血压升高、肌肉骨骼疼痛等一系列问题……很多人越跑步血压越高,就已经是表象了。那么问题来了,您运动的前后监测过血压么?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评估后,首先建议您买一个心率手环/表,之后按照一个适合的强度,通过快走或骑车等不强对抗自身重量的运动(选择何种方式将因人而异,基于评估结果)来建立心脏的储备能力以及呼吸肌群的做功与协调能力,通过3-6次的评估,逐步增加强度最终达到可以每天慢跑的目标。


       跑步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对于人体肌肉骨骼对位对线、呼吸模式等等,要求是很高的。常常听到说“人,天生就会跑”,那么我们也需要知道天生会跑的人,是从生下来就在奔跑,而不是像我们大多数人这样走到哪里坐到哪里……臀部肌肉的大量缺失会连稳定核心都很难做到了,更别说跑步了……


       2、运动爱好者:在本族群中我们最担心的问题是---“周末勇士”,泛指“周一---五辛苦搬砖,周末放飞自我的群体”。由于心肺系统无法得到良性的刺激,每到周末就是一次伤害(因为无足剂量规律训练,而周末又总是强度太大但不自知)。因为各种活动与比赛都集中在周末,上班时间又有应酬与聚会,所以实际上体适能一直无法科学的建设起来,比赛的时候却把自己置身于高要求甚至标定接近运动员的标准,这些行为都加速了心血管与肌肉系统的负担。


       还有一种是常年的耐力运动爱好者(跑团、越野跑自行车、游泳、铁三等),由于没有科学的评估数据所以训练处于混沌的状态,今天听到一个训练方法用一段时间,明天听到一个训练方法训练一段时间,最后自己的目标规划不清晰,体适能长期停留在一个阶段并没有突破且风险并不小:因为一个小感冒、咽炎(降低通气率)、一个小伤痛(休息而降低代谢率)都有可能造成无氧阈在自己无法察觉的情况下改变,在不自知的康复期“像往常一样强度的训练”,这往往就是慢性缺氧的开始,长此以往就会带来各种人体机能方面的损伤。


        3、特种行业人群:统一强度的训练,往往会因为个体体质的差异较大而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因为是团体行为,所以心态上会有一定的争强好胜的攀比,或有硬性的考核指标等(经常为了应付考核临期开始奋发进行大剂量训练),进而加剧了伤害的可能。同时由于训练员没有科学的工具鉴别个体是否存在偷懒与消极训练行为,往往也会选择硬性训练而导致损伤或意外事件的发生。


        4、青少年:青少年时期由于激素的分泌量较大,所以理论上运动耐受性要好于成年人,但是不科学的训练习惯往往会伴随终身。青少年时期对于自我机体的感知与觉察能力是较弱的,往往运动的时候经常都是尽全力的,所以对于运动强度的监控与恢复周期的把控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还需要关注的是青少年的原生家庭环境,如果父母或者家里人都对于运动行为不够支持或缺乏良好的影响,或学业繁重劳逸结合不足,久坐过多又很少有意识去运动,那么孩子往往因为缺乏锻炼而无法耐受高强度。尤其是当长假期返校之后的运动,仅仅躺平一周代谢率就会大幅下降,再上高强度运动就可能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高校里跑步/运动会/体能训练或体能考核时,令人遗憾的学生猝死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Saltin及其同事(1968)的经典研究证明了卧床危害:5个健康的年轻男性在3周的卧床休息后出现多系统功能减退,之后艰苦的训练才恢复其有氧代谢能力。对研究对象30年的追踪研究提示卧床3周对身体工作能力的影响与30年的年龄增长相比更为显著。


       说了这么多,核心又回到了我们倡导的一句口号:无评估,不运动。借用有氧运动能力之父肯尼斯·库珀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


     “有氧能力是其他一切人生出彩的基础,我们帮助每一个人奠定它。”

     (全文完)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