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滇越:铁路边边之河口-白河乡段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你们也来走滇越呀,是从哪来?” “从
成都过来的,连续三年都来走滇越铁路,过年去哪都是人,不如来走走铁路……” 云淡风轻的一句“不如来走走铁路”难掩对“滇越铁路”的痴迷,谁会不远1000多公里从成都来到
云南河口走铁路,谁又会一走走三年。要不是对“滇越铁路”厚重的历史文化深深着迷,谁又会如此执念,让身为云南人的自叹不如。嗯,是我肤浅了~

科普一下:滇越铁路是东南亚地区一条连接中国
昆明和
越南海防港(经中越口岸河口)的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为米轨铁路,呈南北走向。滇越铁路被《
英国日报》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
法国人选择了东线设计方案并规划建设。越段1901年开始动工,1903年竣工通车;滇段1904年开工,1910年3月30日竣工,4月1日全线通车运营。滇越铁路起于昆明北站,终点位于越南海防站。线路全长859公里(滇段465千米,越段394千米),全线有车站34个。
路上偶遇来自成都的滇越“铁粉”

酝酿已久的滇越铁路的河口至白河乡段终于在疫情放开后得以成行,“滇越酒鬼”4人组:金武、清梵净心、冬冬和我大年初三相约出发,从昆明乘动车前往河口,开启为期三天的“逆徒”之行。 下午1点45到达河口站,赶到口岸打卡、吃上馋了好久的小卷粉,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味。不大的城市挤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滇越铁路中越边境处打卡后,匆匆离开,从那一扇紧锁的栅栏大门开始往回走~
中越铁路桥。铁栅栏的另一头就是越南老街

河口街头
同盟会河口起义纪念馆

河口出来第一个隧道464+
路边的美人,越南妹妹?

满走廊的青花瓷大花盆,豪气
远处走来的巡道工和铁轨上的三只战斗鸡

满眼秋色惹人醉
与公路的交叉口

中越边境的河口受疫情影响封关已久,才开放几天的口岸也是限流通关,每天仅100人名额,想要去越南的游客们还是再等等吧。 仅有南溪河一河之隔的两国,站在河岸就能看到对面的公路、儿童游乐场、嬉戏的孩童,远远传来听不懂的歌声,欢快热烈。除了语言的不通,中越边境人民早已融合,包容差异、互通有无,边民一家亲……
对岸越南老街儿童游乐场
我们在这头,老街在那头

领略着边境风情的人文气息,不知不觉走到了腰站,由于前方施工不能通行,金武的朋友早早开着商务车在路边等着我们,拉上我们去蚂蝗堡他的家。 顺道去了“八条半”,一个以打造百年滇越米轨文化主题的边境小康示范村,在一群法式建筑中,老照片、里程碑展示着滇越铁路的百年历史~ “条”是公里的意思,法国人修建铁路时流传下来的称谓,河口沿途大部分地名都和滇越铁路有关,一条半就是滇越铁路由南向北1.5公里处,八条半就是8.5公里处。还有许多以数字命名的小组(村),如428小组,就是滇越铁路由北向南428公里处,如此这般简单明了~ 第一天,铁路行程约7公里。
法式风情村寨

热情好客的峰哥一家准备了一桌丰盛湖南菜+河口菜(女主人祖籍湖南),地道的烟熏腊肉、焦香软糯的河口大粽、手掌大小的扣肉入口即化,酸辣开胃的凉拌木瓜丝,豆豉蒸鱼就着小酒,直叹太腐败,路没走多少,不配吃肉……
女主人小薇躲开了镜头,谢谢款待!

白天摘的鸡蛋果熟透,蛋黄口感
酒过三旬,在蚂蝗堡农场党支部门口搭起了帐篷,有党护佑一觉到天亮~
为了减轻负重,只带了一个帐篷,内帐是女帐篷,外账是男帐篷,有点简陋,还好河口的气温不低,羽绒睡袋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