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徽州饭店参观完博物馆,打车到屯溪滨江路的印象 徽州 饭店。

点了石耳豆腐圆和米饭,还送了水果,大概50元左右。我主要是为了减肥才这样吃。一般人点这种被老板称为汤的东西很难吃得下去。这家做菜不错,口味和服务是屯溪区有名的。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
随后到屯溪老街拍几张照片。
屯溪 老街始建于宋代,现在的建筑都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留下的,有流动的清明上河图之称。
屯溪 老街座落在 安徽 省 黄山 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因屯溪 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 新安 江 三江 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 中国 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 中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屯溪 老街与 北京 国子监街、 苏州 平江 路一同当选为 中国 历史文化名街。
屯溪老街
屯溪 老街,原名屯溪街,由 新安 江 、横江、率水河 三江 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明弘治《 休宁 县志》中就已有屯溪街的名目记载。 清康 熙《 休宁 县志》记载:屯溪街,县东三十里,镇长四里。可见当时屯溪 老街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
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是 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 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高宗移都 临安 (即今日的 杭州 )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外出的徽商返乡后,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 大兴 土木,所以, 老街被称为宋城。
南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撤犁阳县入 海宁 县(即 休宁 县),屯溪即为 休宁 县首镇。
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维宗的徽商在屯溪 华山 脚下 新安 江 畔兴造了8间客栈,四所47间房,史称八家栈。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548)时,屯溪已是 中国 著名茶市之一。老翼农药号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设号创办。
清朝初期, 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绿茶外销兴盛,茶号林立,茶工云集,各类商号相继开放,街道从八家栈逐年抽东延伸,形成 老街。清朝末年,屯溪 老街已发展为钱庄、典当、银楼、药材、绸布、京广百货、南北货、盐、糖、日杂、瓷器、黄烟、锡箔、纸张、酒楼、饭店等行业比较齐全繁荣的市场了。 紫云 馆改建于清 咸丰 年间(1851-1860),同德仁药号开设于清同治二年(1863),程德馨酱园创办于清 咸丰 十一年(1861),郑景昌南北货号的前身大昌南北货开设于清同治年间。
屯溪老街
民国时期,屯溪 老街曾名 中山 正街,已有沪杭大商埠会。 安徽 省厘税局、盐公堂、商会等商业机构均设在屯溪。统战期间,大批商贾和难民涌入屯溪,三战区司令长官部也在屯溪,于是人口骤增,经济一度繁荣,被称为小 上海 。
新 中国 成立后改为人民路,1985年定名 老街。
程氏三宅
黄山 市书画院。屯溪老街是采购 黄山 土特产品的好地方,但是物价比其他地方要高一些。老街上开放的景点不多,主要有中共 皖南 特委旧址、万粹楼博物馆、屯溪区博物馆等,老街西端的 新安 江上原先有座建于1536年的明代古桥镇海桥,2020年7月7日洪灾冲毁了,正在重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