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游客落水事件分析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大厅

台州游客落水的事情已经上了央媒热搜,其实这之前就在户外圈传开了,两位失联游客至今下落不明。就事论事,科普一下户外涉水常识。


图:未涨水时的事故路段


首先是绳子。这种垂直于水流的保护绳是最严重的错误。一旦渡河者被冲下水,绳索会在水流的作用力下迅速形成“v”字形夹紧被困者(俗称“死亡v”)。


图:事发情形


“死亡v”一旦形成,角度越小造成的冲击力越大,当v字角度小于90度时,单边拉力要是水流冲击力的数倍才可以拉直绳子(物理好的同学可以计算一下详细数据)。这就是为什么视频里五六个人拉不动两个人的原因。


图:形成原理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做法是割断一端绳索由另一端的人拉上去,即便拉不上去被冲到下游生还的几率也比卡在绳索中间溺水窒息大很多。


可在那种突发情况下且不论有谁具备相关救援知识和保持理智,又有谁愿意承担因此带来的法律风险呢?所以为什么有人拍视频有人看热闹都不去救援,换位思考一下也不难理解了。


图:视频截图刚落水


其次说装备。


很多新手过河时都会背着包,有的还会在腰带或肩带上装个快挂连接在绳子上确保安全(毕竟不是谁都会随身配备安全带)。殊不知在危险真正来临时这种不恰当的保护措施反而更要命。视频里的女生似乎被身上的快挂勒住脖子,露出头部的时候已经明显失去了意识。


图:女生已经失去意识


最后说水温。


除了溺水窒息和高空坠落的危险之外,快速流动的水流能迅速带走身体的热量造成失温,进而失去知觉。


本人攀登雪山后下撤时曾在海拔四千米处被迫渡河。当时唯一的桥被山洪冲垮,我们沿着河岸走到下游的河滩上找了处水深漫过膝盖的支流。渡河前大家把背包都扔到对岸,踏入水中的一刹那刺骨的寒冷让我双腿瞬间麻木,几乎是咬着牙用上肢力量带动腿部走完不到五米的路。可以想象如果整个人背着包跌入水中,是绝对不可能凭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的。(当时同行的小伙伴要在急流处强渡,还想直接跳到对岸去,现在想想都后怕。)

常在户外走,哪有不湿鞋。


面对急流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走点路绕过去,要是装备充足技术到位可以搭设简易溜索,涉水强渡是下策。


图:简易溜索


搭设保护绳时一定要遵循45度角原则,即便被冲走也可以在下游上岸。


图:正确保护绳


这几年大家受够了城市的喧嚣争相奔赴山野,带火了户外圈,也让人嗅到了商机。尤其是某些小红书和抖音博主,为了博流量,一味地宣传“出片”、“成就”、“征服”等主题,而忽略了大自然里各种潜在的危险。在他们眼里每个人都能穿着跑鞋爬雪山,光着膀子玩深潜。很多新手就这样被带了节奏,带入了险境。


还有些户外俱乐部和社团,领队本身就缺乏基本的户外和救援知识,对队员的体能和技术更是一无所知,只要给钱什么人都敢带,什么路都敢走,既无出行方案也无应急预案,出了事只能听天由命。


这里要给红衣服大哥(据说是领队)点赞,从开始施救到最后一起被冲下瀑布,他全程没有放弃过那个女生,于情于义都是条汉子。希望奇迹发生,两人都能平安获救。


算上贡嘎的两次山难,这是今年的第三次户外事故了。每次看到鲜活的生命消逝都会非常难过。虽说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但面对发怒的山河大海时,退一步不仅是海阔天空,更是珍惜人生。

很刺激,风景很漂亮。
写得不错。但是,如果红衣人是领队,不应该给他点赞。他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现在还多了一个词:小小xxz 拿捏 。看着吧,这只是这个夏天第一单,陆续有来。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这次涉水在技术操作上有很多错误,最大的错误是组织者太欠缺安全意识!

作为个人,勇气可嘉。这是真正的勇士,敢于在置险地而救人!这样的勇士值得敬佩!
作为领队,能力堪忧。预判不足,害人害己。户外圈子里,这样的领队,就是祸害!
两人都已遇难了
从现场环境看,很难拉成45度的绳子。在直线拉绳的情况下,如果绳索能系紧(视频中明显是松弛状态),并且一个一个过的话,还是有可能避免这个悲剧的
漫不经心造成的悲剧
lz说的这些都至少要带正规的溪降静力绳或普通静力绳,这种扁带能不能让末尾止绳结发挥作用(如果女生用的是正规保护器的话)或在水里提供足够摩擦力又不至于太大都很可疑,更不提下面还有死亡漩涡了。而且在这种堪比亮冰的光滑石头上要把两个人加包的重量拖上来的话,至少要用1/3-6滑轮设置了,很怀疑他们有没有带。再加上那位男士好像身上没和绳索有任何连接。感觉年年都有几个案例供网友温习过河的绳索法,但说到底,从这些人带的绳子和锁具就能看出来他们根本没有做好意外落水的准备,这样就算出发前学过这些也不太可能用得出来。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