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简徒步|裤毙了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初读“我们仨”已是多年前,想起此言不虚: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的确,每一帧旷野如此开示:孤独只能由自己畅快啜饮,本自具足蕴含着然。

每个人都有自己走向深绿的缘和由,畅然呼吸确是每位参与者的首肯。

因此……长袖也许善舞,但长裤未必利行,正如赵武灵王发现胡裤给善骑射者带来的爽感无与伦比一样,让腿脚在徒步中肆意地呼吸张弛无疑是一件让人上瘾的事,说的就是当下时节,而我是短裤控之一。

倒也不是不明长裤的旧理,但尝试依然值得,当然Every try has its price。

本期,就泣血尬聊“裤子”这件事。

几乎在首次接触到轻量化的同时,就和一个字仅仅联系在一起,那就是“贵”。然而,把有限的预算配置到更重要的装备上,不必要的则应省尽省,本身就是第一性省米,但首先需要知道重要的排次,所以裤子就是轻简徒步可以相对省钱的部分。

我当前的裤子配置如下:

*上图是外裤,内裤就不放了。

是的,又要“叠”了,大致分为内层、中间层、外层、雨裤。

这个组合已可以满足我目前的所有场景需求,实际上我同时穿上它们的机会的确很少,即便零不是很下的气温。(既很少长时间雨徒,也很少攀山雪徒,即便更寒冷的环境,也是雨裤防雨防风很够)

除了都要具备速干的特性外,一般遵循如下原则筛选:

  • 内层舒适,建议莱卡速干面料,且平角裤包裹感更好;

  • 中间层保暖吸汗,建议化纤紧身裤,也方便中裤外穿(美丽奴娇贵),极端保暖选羽绒。

  • 雨裤,建议普通轻量化雨裤,不穿可以放包里当防水袋

因为,走着走着就 破了……裤子本身就是易损易耗品,尤其外层。

当你看到上面这些图片时候,什么感觉?

嗯,外裤的确是易耗品。

在户外,荆棘丛、低矮灌木丛、碎石路的路况不能说最多,只能说很多……更不用说有些地方需要屁降、磨石、近火的情况。

实则,为了“保护”裤子,以犯险动作上坡下坡也不少,实则屁降就是屁降,既没有扭捏作态的余地,也没有耍酷装帅的空间,不然真的可能裤毙了。所以,花大价钱置办裤子,实属没什么必要,只能徒增负担。

*仔细看可以发现裤子上起满了球球,意味着寿中非正寝了。

但短裤行进也的确爽,当然也不仅是为了爽而爽,个人体会甚至在恰当的环境下短裤有利于体力和耐力的激发,下雨和淌水则更显优势,代价就是要黑腿和腿更黑。

友情提示:非皮糙肉厚不可模仿。

(关于淌水,户外野水的暗险大多在于失温和石击,不懂水性就更不可涉水。我一直遵循:在水里单杖站不稳的皆应另寻出路。)

于是,为了和短打需求相匹配,如衣服穿脱般根据环境随时切换,我认为比较完善的外裤大概符合以下几个特点:

1,无腰带或者轻量化腰带设计

2,分截设计,可随时脱卸乘凉

3,内嵌式裤兜,带拉链,或许还能帮你省一台手机的钱。

4,轻量速干,下雨或趟水速干

5,极简修身,减少运动阻碍,非战术裤,以简洁为主。

6,不同季节,不同厚度。

按上面这个标准,大牌出得比较少,某农很多,因为一裤二穿,很香。

有些朋友可能有疑问:裤装为什么不选防风透气功能?个人认为:主要保暖人体躯干部分,户外失温主要因为脏器的工作温度低于正常温度引发连锁失能。其次,下肢的耐寒能力比上肢要更好,下肢在行进中一直保持活动,且下肢穿着过多会对行进效率和活动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贵且不轻量。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