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黎平、苟坝,见证奇迹的地方——2025楚尾吴头乱游之八 - 重庆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1 07:51 编辑
通道、黎平、苟坝,见证奇迹的地方
——2025楚尾吴头乱游之八
回到佛山才五天,真可谓“席不暇暖”,又要出发了。
原因之一是心情不够放松。基孔肯亚热,有如一把利剑悬在头顶。原因之二则是回到佛山后,天空未开过脸。小雨、中雨一直滴滴答答,让人不爽。原因之三是读完自己这次乱游的游记后,顺着“秋收起义”那根绳理过去,陡然觉得,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与
湖南、
贵州关系甚大。通道、黎平、苟坝,这几个地方,这几次会议,就解释了伟人成为伟人的奥秘。必须去看看,这些见证奇迹出现的地方。
8.7清早,出发。车过
广西,大雨倾盆,当然不能阻止一颗激动的心。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9 17:22 编辑

过了桂林,天气慢慢放晴。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2 18:01 编辑

到了县溪镇(原通道县城)。天晴了,而且,居然热起来了。哈,这有些暗合红军当时的处境了。过湘江,走广西,损失巨大。到通道,一个历史的转折到来了。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9 17:28 编辑

中国旅游景点,免费的地方并不多。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0 14:53 编辑

从右至左,这五个人,应该是参加通道会议的张闻天、周恩来、毛伟人、朱德、王稼祥。博古、李德呢,自然阙如。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9 17:33 编辑

通道的意义一般都是说,在于“转兵”。其实,他更重要的意义是,毛又回来了。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2 18:04 编辑

黑云压城城欲摧。炸弹呼啸着砸进水里,激起的水柱化作倾盆血雨浇在战士的身上。机关枪织成火网,红亮的弹道撕裂空气,带起一串串血珠。
指挥员嗓子早被硝烟灼哑,仍挥动着驳壳枪,声嘶力竭的命令混在枪炮声里,像风中残烛般微弱,却又执拗地燃着。天光昏昏沉沉,分不清是日是夜。
这是红军的哪次战役?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0 11:51 编辑

答案是:湘江战役。湘江战役带来的一组可怕的数字:由长征出发时的86000人减少到30000人。
一般来说
轻微受损(损失≤10%)部队建制完整,核心指挥体系、骨干力量未受显著影响,战斗力基本保持。士兵伤亡多为外围或补充兵,可通过即时战场救护、简易补充恢复原任务能力,能继续执行进攻、防御等主要作战任务。
中度受损(10%<损失≤30%)
建制出现局部破损(如部分连队、排级单位被打残),基层指挥员或技术骨干有一定损失,战斗力下降约 30%-50%。需收缩战线、调整部署,暂时无法承担高强度突击任务,但经短期补充(如调入预备役、整合余部)后,仍能执行防御、掩护等次级任务。
严重受损(30%<损失≤50%)
建制被打散(营级以上单位出现断裂),核心骨干(如连级指挥员、技术兵种)损失过半,指挥链路出现迟滞或中断,战斗力仅剩原有的 20%-40%。部队失去独立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需脱离一线战场,经重组建制、补充大量兵员和装备后,才能逐步恢复作战功能。
丧失战斗力(损失>50%)
建制基本瓦解(团级以上单位框架崩塌),指挥系统瘫痪,剩余人员多为零散幸存者,无有效协同能力。此时部队已无法执行任何作战任务,需彻底退出战场,经长时间重建(补充核心指挥层、重组编制)才能恢复基本战斗力。
这个标准对红军有用吗?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9 19:04 编辑

冲破四道封锁线后,尤其是湘江惨败后,红军的出路在哪里?
本帖最后由 佛山老林 于 2025-8-12 07:39 编辑

要知道,湘江战役一役,红军师长(师政委)都牺牲了五位,团长也是几乎达到两位数,牺牲不可不谓惨重。现在不分析责任,但看前路如何走,是摆在每位战士面前至关重要的事。红军预定的路线是北上,和二六军团会师,创建新的根据地。这个任务,现在还能完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