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坊奇遇 5 这是他的博物馆,也是他的人生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四川

总第293文

巫宝走天涯 已发至246文

巫宝讲故事 已发至15文

巫宝在学习 已发至20文

巫宝和伙伴 12文



文|  Viki,转载请注明出处

冰冰巫宝走天涯(订阅号ID:bbwbzty)


满目的苍凉将旷野包围

但有山,在远方连绵

山上生长着无边的荆棘还是无尽的繁花

我越过无数个夜晚和无数个季节

一遍又一遍,一山又一山,只为见到山上的月光

我席地而坐,对着星星高歌

无声处能否泛起回响,沉静中能否照见心境

我拨开堆砌的妄念,踏过虚无的迷茫

我带着挚诚且满腔激昂

待我站在山巅,星尘化为火焰,寸寸燃遍人间

我身是青山,便有天地

我心有方寸,即是桃源

看,我和世界!

———————————by Viki 2024




  前 情 回 顾   



不会作词的匠人不是好收藏家。

万万没想到,我会有这般际遇。

我本来好好逛着古镇,莫名其妙的我被抓壮丁拉去干活了!

好嘞,那我就做个酿酒学徒工吧。

干活的同时我跟酿酒大神学到了很多酿造知识,就像进了一趟沉浸式互动图书馆。

干完体力活,我趁着歇息的时间在酒坊里四处溜达,发现了很多好东西,还品尝到了用酒糟酿的醋,可厉害啦。

和伙伴 08文 | 酒坊奇遇  1 莫名其妙我怎么就干活了

和伙伴 09文 | 酒坊奇遇 2 跟着大师学酿酒,但要劳动

和伙伴 10文 | 酒坊奇遇 3 工没白打,不亚于进了一趟沉浸式图书馆

和伙伴 11文 | 酒坊奇遇 4 打工完美收官,翘首以待去博物馆

我好歹也像模像样酿了大半天的酒,完成日间劳作流程,终于可以歇歇了。

接下来,在王哥的带领下,我们向二楼走去。







二楼的博物馆







王哥拿出一张《军港之夜》的唱片放进他收藏的留声机,悦耳的音乐响起来成为伴随我浏览的背景音乐。



这个博物馆或许可以叫做时光陈列馆,各种老物件可谓覆盖了王哥的大半生岁月。



要说王哥的人生,可谓传奇。



十多岁的时候进了老简阳酒厂当工人,其实他家里算得上是一个酿造世家,但都从事酱油酿造这样的工作。



而他天生反骨,从小喜欢诗词。一说吟诗作赋,那就离不开酒,于是一个自己不喝酒的人,跑去酒厂干工作。

他干着干着,觉得酿酒好有意思,酒文化博大精深,从此真正的热爱上了这个行当。



比如,酱香型以乳酸乙酯为主,浓香型以己酸乙酯为主,清香型以乙酸乙酯为主,它们彼此的排列顺序是啥,这些香型靠什么菌群进行调节。



比如,粮食发酵会呈现抛物线规律。由于发酵会产生二氧化碳,打火机靠近粮食是点不燃的,但是渐渐远离,就会产生火焰,如此有一种神奇的火焰效果。



随着王哥各种旁征博引,名词解释,令我完完全全进入了一个神奇的酒文化世界。



我也终于理解,为什么他这么热爱酿酒,他没有把这行当当成一个混口饭吃的工作,而是源于对兴趣强烈的热爱。

当初为了研发五粮酒,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反对,没有资料,没有老师,无缘无故搞啥创新。

可王哥想啊既然高粱酒比一般的酒好喝,糯高粱比普通高粱酒好喝,那为什么糯高粱不能再提升?



我且试试看,若失败了就当自己玩了,权当看风景淋了一场雨。



直到他研发成功,所有人都觉得他厉害再加老天助力。

但实际上,全靠他踏实地学习钻研,从81年到现今的两百多本关科技型酿酒文献和资料,他全都看了不止一遍。博物馆里有他为了酿造小曲五粮酒保存的所有参考文献和研发资料。

他精心研发的五粮小曲酒,是一种非常符合大众口味的香度和口感,他的志向是要酿造普通大众喝得起得好酒。

2020年,他被评为简阳工匠,很多机构,比如简阳实验中学,都来请他去做交流讲座。他也愿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酒文化。

为了把自己的心情和对中国文化的领会表达得更真挚,干脆弄个博物馆吧,也不是为了显摆,就是想让人知道,特别是让学生们知道,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叔叔,在酿酒之余,都能做到更多,那么这些正直青春年华的莘莘学子更加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我拍拍脑门儿眨眨眼:“别谦虚了,你根本就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叔叔好不好。”

他可以为了搞一个研发,学一个新东西花费的时间以年计,成果斐然。


王哥倒不觉得这有多么了不起,他只是淡然地说:“一件事要做就要把它做好,要对得起为它所花的时间”。


王哥最为欣赏的一句话来自老子:“为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句话的意思是:克服困难应从容易处着手,做大事应从细微之处做起。他语重心长个地对我说这是古人做事的经验之谈,我们现代人无论自认脑壳多么聪明都应该认真汲取。

王哥把这种情怀作为一种社会责任,要比挣钱更有意义,也是做博物馆思想的延伸,可以让人受到一些启发教育,也可以把自己的经历记载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去感悟。

简阳酒厂的各种史料

除了王哥的成长记忆,这里还有老简阳酒厂的历史。



简阳酒厂用过的产品商标

甚至还有三瓶简阳酒厂出品的果酒(未开封)

上个世纪打酒的物件

图中右侧物件是上个世纪的锡制冷却管,用分流的原理进行冷却。

但这种硬件工艺现在没人掌握了,故设备坏了无法修复。王哥舍不得扔,作为文物留着。

王哥对老单位还是很有感情的,连牌匾都保留着。

用算盘摆出来的王哥下岗的时间,懂打算盘的朋友能看出来是哪年哪月哪日吗?

旁边还有另外一个算盘珠子,那是老酒厂的建厂时间。

除了王哥和老简阳酒厂历史记忆,博物馆还有一些别的有意思的东西。

王哥参加的历届龙舟赛的各种赛标、奖牌。



这里不得不展开讲讲,王哥不仅是简阳龙舟队的队长,还是篮球队的队长,更是镇篮球赛的主办商和赞助商(虽然只是赞助矿泉水)。



因为不满意龙舟队参加中华龙舟大赛的队歌,王哥决定自己学习作词。词重新写好后,起码是在龙舟圈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马上就被名师作曲,从此正式成为龙舟队的队歌。



先来听一下左图《简阳龙舟之歌》由王哥作词。

歌词:一个个好桨手哟,任凭风吹雨打,向着胜利彼岸划哟!

他觉得写歌词挺有意思的呢,于是又继续写了很多歌词。



然后他又一想,既然我能写歌词,那能不能作曲呢?用我的旋律来表达我自己的思想是不是比别人来表达更好呢?



于是,他又去学作曲。同时他对歌词要求非常高,有的时候甚至要花两三年去斟酌一句词。

再来听一下右图《中华龙舟之歌》,由王哥作词作曲。

歌词:粽香飘端午,香飘荆楚千万户,追祭屈老爱国魂,汨罗江上鼓声稠。

从此之后,技能满血,一发不可收拾,他做了六首歌曲,其中三首已经录制加工完毕。他参加过《唱响中国》,参加过各种音乐培训、名家讲座,以业余人员的身份参加专业比赛,获得了作词的银奖、铜奖,作曲的银奖、铜奖。



获得这些成绩的根源就是他所有的作品都是有活力的,有生机的,是带着对生活的热爱的原生态。

他说写歌词和酿酒,是一样的。



就像他坚持不做勾兑酒,每一天都通过繁复的劳作,用纯天然方式酿造,他酿的是酒,也是酿造自己的人生。



我有幸听完了这三首曲目,完全不输科班出身的词曲作品。

从各个地方收来的乌木怪石



上个世纪的粮票酒票

老山战役的资料,用子弹壳做的拐杖等物件。



建国第一份日报(复印件)



搜集来的酒坛

不走寻常路的酒瓶

老房子上的木制装饰品

王哥的笔友,二人多年书信来往的记录

天安门用过的国旗和指挥军刀

在这个小小的博物馆,我看到了时光的沉淀,看到了人文情怀,看到了小镇上一个又一个如王哥一般热爱生活的人......

在二楼陈列馆外侧有个露台,王哥在外墙上做了一些装饰。

露台视野非常好,隔着沱江,对岸就是简阳城区。

这是王哥养了几十年的老仙人掌,我第一次看见开花开得如此茂盛的仙人掌呢。



好几十年,就像王哥的酿酒事业一样,更是好几十的经验和情怀的积累。






本篇小结



环顾作坊四周,这里所有和文化相关的点点滴滴,都出自王哥之手,不仅“老作坊”三个字由他亲自设计而成,甚至细致到作坊门口下水道的咕噜圈,种植什么品种的花草来映衬清幽淡雅清香型白酒,都经过他思考和设计布置。



没想到,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镇,一个小小的酿酒作坊,竟能遇上此等世外高人!



他摆摆手,说没什么了不起,只是他的生活日常,他真正热爱的是酿酒文化。

博物馆列着一幅书法作品,写着:酿造幸福。

我不禁好奇为啥没有一块非遗牌子?



王哥自谦,环境有点乱,软硬件都不够好,等慢慢归整得更好了再说。



很多事是不能着急的,平常心,慢慢来。



虽然他过着极低调的日子,但他的殊荣始终闪烁(他拥有简阳匠人的头衔,是简阳的杰出人物代表)。

酿酒并不难,只要你能静下心来把皮蛋和香肠做好,那你就能酿出来好酒。

——————王哥语录





在一楼的作坊正中间,挂着一个牌匾,上书四个大字:酒志凌云。



“青年创酒坊,酒志凌云霄,下海方知苦,酒海多暗礁,回头已无岸,风帆再升高”



这是王哥给自己的酿酒历程写的一首诗,好一番卓然的鸿鹄之志,为的就是把中国酒传统就文化发扬光大。

创新不离宗,传承不守旧!回首来处,救护白酒文化,弘扬匠心精神,王哥字字无愧。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