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记丨继续死杠滚珠花鼓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此前在保养旅行车后轮时,积累了一些对滚珠花鼓的认识。但这个后花鼓是培林-滚珠混合结构,心痒痒的,要更深入认识完全体的禧玛诺滚珠花鼓。

于是想到了咸鱼,那些8-9成新的二手花鼓,应该可以拿来练手。万一弄好了,还可以以此为基础,继续向自编轮组方向延伸。

选择永远是最困难的——禧玛诺花鼓的编号实在太复杂。M系列、T系列、R系列之余,编号有两位数,三位数(例如本文的主角M595),也有四位数的(大家都推荐的长途必选M8000)。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我当然知道,成年人从不做选择题。单旅行定位的配件选择,从来都不是性能优先,更多时候是价格优先、可维护性优先。高端配件是性能取向,十分价钱只能买一分的提升。垃圾佬的本性,一定要在性价比上取得平衡。

中锁碟刹也是必选题。目前的旅行车是V刹,虽有千百好,但始终不是未来。既然作为自编轮的起点,那就一定是碟刹起步。之前帮街坊保养老旧的捷安特时,六钉碟片被完全锈死在花鼓上,因此也决定了非中锁不选。

最后选了M595,是佛山一家车店的拆车件,据说有8成新。比价后大概是全新件的5折左右,一切都是中中间间,不上不下,刚好适合用来练手。

擦拭干净、拆下了塔基的M595,法兰上有部分掉漆,辐条孔也有肉眼可见的刮伤。塔基内部倒是很干净,没有刮伤的痕迹。卖家定义的8成新,似乎也公允。

但珠碗上却不得了,有一圈很明显的压痕。仔细检查珠子,上手就能能摸到粗粗的凹痕。按这个程度来看,花鼓的里程应该不短了,平时估计也缺乏保养。8成新,存疑了。

我原以为珠碗是和花鼓一体的,因为手摸、肉眼看,严丝合缝,就觉得它们是连成一体的。问了几个万群,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行,建议我用工具把珠碗铣一下,稍微弄光滑一点就凑合着用。

且不说我没有铣工的技术,凑合也不是我败这个二手货花鼓的目的。既然有拆的希望,那就开砸——从塔基侧插进一根螺杆,用力敲——砸坏了就当交学费。

大力钳是个修车的必备工具。刚开始用各种方法,怎么都砸不下来(力线不对),最后是用大力钳垫着布块,夹紧了花鼓中央,用脚踩在凳子上,让花鼓悬空,从上往下用力。

哐当一声,珠碗应声而下。

然后就是一通测量——游标卡尺也是必备工具——以及一通搜索,最后选购到了新的珠碗。新的珠碗摸起来光滑温润,这里至少有几瓦的功率提升。

顺便提一句,上图最右侧的塑料轴套,使用来固定珠碗端的轴心,保持同心度。拆出来是有点损坏了,网上怎么也找不到修补件,再加上新的珠碗在中心开孔尺寸上也不完全一致,干脆就没用了。最后装配好后,似乎也没什么影响。

将新珠碗压入也是费了老大劲。可能是尺寸上的些微差异,珠碗与花鼓主体间的过盈配合,太过盈了,可能就多了那么1毫米。用上了自制的轴承压入工具,翻出废弃的轴承,尺寸刚好顶住珠碗。用了很大的力气,慢慢一点点压入,好不容易压进去了,可能还有些许不平,不管了,先用着。

钢珠是肯定要一起换的,8264的大神建议使用陶瓷滚珠,比钢珠更润。但网上看了不少陶瓷滚珠伤珠碗的帖子,就还是老老实实用回钢珠。之前在保养旅行车的塔基时,用上了G3精度的钢珠,很润,但略贵。这次试试G100级别(多多上几块钱100颗),看感觉上有没有差别,毕竟还是便宜很多。

已经是熟手男工了,将所有新零件装上没费多少功夫。心思都花在调节预压上,需要在轴心晃动和转动顺滑中取一个平衡,来来回回不停地在松、紧,再松、再紧,花了差不多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

整备妥当的花鼓,跟刚买回家后的样子没有任何不同,但其内里已经完全换了乾坤。塔基清脆的滴答声,轴心转动起来是被整个包裹住、柔柔的润滑感,真是享受。看来G100的钢珠也很能打,至少空转的状态下感受不到区别。

花鼓都能好了,下一步能干什么呢?当然是编圈啦。太阳圈TR27,不锈钢辐条,山地侧装碟刹夹器、中锁碟片。这是一个大工程,没有信心呀。

好消息是,又可以继续开整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