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土林,大地刻在时光里的诗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停车场空荡荡的只有两辆车,
售票口的风梳着大姐蓬乱的鬓角,
穿过检票口,翻过土坡,
一大片形状各异的土林呈现眼。
棕褐的柱群把亿年风霜拧成沉默的雕塑,
有的戳向天空像未寄出的信 ,
有的坍塌似古城废墟,
藏着水流的指纹,风的草稿 。
我踩着自己的脚印走,
栈道在褶皱里蜿蜒,
偶尔漏下一线天,
把影子刻成大地的诗行。
每处高岗能俯身触摸时间,
每道沟壑都渗着旧年的雨,
某根歪柱的纹路里藏着几个甲骨文,
那是祖先没写完的地址。

元谋县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迄今最早的人类,“元谋人”的重大发现,把我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除此之外,元谋土林也是元谋县的一大地质奇观。
元谋土林有两个主要景区:物茂土林和浪巴浦土林,其中物茂土林是最具代表性,名声最大的。此次我们也就选择了物茂土林进行探访。
2025年9月22日中午离开牟定县五彩沙林后,差不多又驱车前行了60公里,便到了物茂土林。一路上看到到处都是土林,并且不用门票,有时间慢摇的老铁可以都看看。

元谋物茂土林,别名虎跳滩土林,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物茂乡罗兴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海拔为1050-1200米之间,发育于河流相间砾石层、沙层夹粘土层的地层中。
我们下午3点到达元谋物茂土林景区,大门入口的墙上还有元谋人的雕塑。景区停车场冷清得意外,仅两辆本地牌照的车静卧着,像被遗忘的棋子。卖门票的大姐倚着窗户打盹,见人来,眼皮都不抬:“60块,自己进去吧。”倒像是怕惊散这方天地的寂静。

门票60元不算贵,来到这,肯定要买票进来看看了。但是这边外面有很多免费的土林,其实看过那些后,进不进景区也就无所谓了。

整个景区由一条1550米长的主沙沟和34条幽谷组成,分布着一百个多个景点,我们检票后从右侧步道进入。

沿小径走了数百米,非常寂静,没有其他人,连风都放轻了脚步。


上得一小山坡后,土林就那样铺展在眼前,棕褐色的土柱如千军万马,从地底拔节而起,又在岁月里褪成苍凉的雕塑。有的尖顶刺破苍穹,像未完成的通天塔;有的坍成残垣,堆叠着时光的碎屑;更有几柱并肩而立,恍若远古部落的图腾,在蓝天下沉默对峙。


这里的土林形成于150万年前,经历了60万年的消亡期,又在15万年前再次形成。经过雨水和地质变化,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形态,按其成因和土柱的形态特征,分为四种类型:土芽型、古堡型、尖笋型和铁帽型。其中土芽型是高度与直径比小于1米,相对高度小于1米的土芽,是发展形成其他类型土林的雏形;古堡型最壮观,由层面侵蚀、剥蚀,形成了拱硐、平硐、竖井等形状,这种类型的土柱一般面积较大,相对高度2-5米;尖笋型的数量相对较少,这种土林顶部尖锐,形态像硕大的雨后春笋,又像宝塔的尖顶,其高度一般为5-10米;铁帽型分布最广,是由于地层中的铁质、硅质、钙质经地表水的洗刷作用,渐渐暴露于柱顶,成为天然"保护伞",与土柱相融而一。
至于本文照片中土林是何种类型,就不详细介绍了,大家看了自己判断。

此处景点叫佛塔,一看就是尖笋型土林了,也是最好看的。



随着步道深入,鞋跟叩在夯土路上,发出细碎的“咔嗒”声。

此处洞门甚是奇妙,进入后就是名为小西天的景点。


小西天,各种形似佛像的土林矗立,好像在听佛祖传法,有点奇幻的意境。


也许因为上午刚去过五彩沙林,也就没有了初见时的惊艳,却多了份踏实的亲近,这不是被驯化的风景,是大地自己写就的史诗。



步道随土林的走势蜿蜒,时而钻进狭窄的石缝,抬头只见一线天光漏下,把两侧的土壁染成蜜色;时而又开阔起来,眼前是一片土柱森林,阳光斜斜切进来,在地面投下幢幢影子,像谁在地上写了又擦去的诗行。

有的顶部有洞,有的下部有孔,形态各异,没有完全相同的土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