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户外消费全国领先 引发义乌市场外热内温

业界 13年前

  行走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户外用品专业区,款式各样的野外帐篷堆满店面,而烧烤炉、登山鞋、吊床、便携桌椅等各种户外简易装备映入眼帘。与齐全的产品相对应的是街区里人来人往的采购商,他们尽管是来自全球各地,却有同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赶在户外产品旺季之前,采购今年最流行和好卖的户外装备。

  “去年户外装备市场呈现逆市井喷的现象,但是外热内温的局面还没改变。”昨天,义乌户外用品行业协会会长王辉平告诉记者,以杭州为例,去年初步统计,义乌采购量中,来自杭州地区的订单增加超三成,总量却不大。相比于境外订单而言,国内市场的所占比例不足10%。

  人民币升值的阴云从未散去,中东乱局继续加剧,材料普涨、工人难招,户外用品行业似乎都赶上了,一直保持较高利润的户外行业的经营者开始解决外销突围之道。

  来自温州乐清的意嘉旅游用品公司董事长陈建兵称,境外市场有所波动,但还是义乌企业的首选,为了应对各种不利因素,身为行业协会副会长,他积极鼓励会员企业扩充产品线,从之前单一的沙滩椅向户外家具、野营产品扩容。

  王辉平认为,借力境外展会外销突围是过去一年企业最便捷的路径。他介绍说,去年义乌户外用品企业参加了多场境外展览,在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知名展会上首次出现了义乌企业的身影,接下来,他正在考虑选择合适的时间参加德国户外用品展。他说自己的客户已经涉及35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还会继续增加。

  “义乌户外用品外销的主要客源国在中东地区,去年随着俄罗斯、韩国、日本等中国邻国的户外热潮的兴起,市场的体量在继续扩大,外销势头还是挺乐观的。”杭州某户外用品销售经理王先生多次往返义乌、杭州两地,他认为,内销市场尽管在增加,但是赶不上外销的速度,特别是大部分杭州的户外生产企业,多以贴牌外销为主,由于义乌进货方便、种类全,可以少量批发,比较受大学生人群欢迎。

  内售“量增质提”
  “内售的订单从以前的几千元到现在的几十万,这种变化给我们经营户最大的感受是尽快去搭建区域销售平台。”国际商贸城经营户陈玲艳在接到第一个超过10万元的国内订单之后,2年内,就先后在北京、山东、四川、河南等地有了代理商。

  对于这一点,义乌户外用品行业协会会长王辉平也非常认同,他说能够快速建立起销售网点,根据客户需求,短期内赶制产品,义乌户外优势明显,这是外贸和内贸最大的区别。

  内售的主要推手离不开网络,此外,户外运动的兴起也带动了户外行业的发展。义乌狩猎者拓展训练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俊每年春夏之交都要接待将近20家来自杭州的公司拓展训练的订单,玩了多年的户外运动,他总结道,国内户外运动发展较快,目前向专业性和舒适性发展,也表明了内售市场跃升了一个消费层面。

  3月3日,刚从香港参会归来的王辉平紧急约见了来自江苏的代理商,他告诉记者,代理商希望户外装备能从此前的20公斤“瘦身”到15公斤,功能不变,甚至要求背带的宽度增加1。5厘米。

  他认为这些细小的变化,说明了国内玩家对产品质量和专业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过,他更关注的是售后服务内容。习惯了做外销市场的义乌厂家,近几年要在质量上深化提升,还要“恶补”售后服务的功课。

  消费观念或成关键
  从义乌市场的销量结构分析,基本可以预判一个行业的风向、消费观念以及市场潜力,户外用品也不例外。

  “户外用品连续三年涨幅超过三成,外销产品在款式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改进很多,让原本沉寂的内售市场,也逐渐在试销中培育起来。”王辉平会长告诉记者,这基本体现了外国人对户外活动的消费观念较为超前,愿意为不菲的产品掏腰包。

  “义乌的出价和俄罗斯的销售价相差10倍左右,销量依然很大,外国人对户外产品的喜爱应该是一种具有文化支撑力的消费观。”王辉平说,杭州地区的消费观念相对超前,特别是休闲城市的定位,户外运动走在全国前列,从我们在义乌市场的销量观察,户外用品销量最大的城市是北京,而杭州是排在南方城市销量的前列。

  国际商贸城知名品牌“海洋户外用品”老板叶斌建称,户外产品的销量集中在户外消费氛围浓郁、观念超前的国家和城市,而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外销市场是侧重户外休闲运动的专业性,中东地区国家则是偏重户外生活的实用性,出现外贸热销,内售表现平平的格局,很大一部分是不同国家和区域之间的消费观念差异所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