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初心,2023自由之旅之重访(第一部:甘南-青海-新疆哈密)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自驾游|摩旅

2023年的3月,我从 上海 出发到达了我国的 西北 地区,开启了近年来为数不多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纯粹旅行。6月因车子的一根高压线束的设计缺陷,旅途被迫中断返回 上海 ,以Jeep的尿性配件等了两个月才修好,并在9月下旬又重返 西宁 ,继续一路向西......

本篇为第一部分,上半年在 甘南 、 青海新疆 哈密 的记录,有很多地方都是重访,那么多年过去了,有些地方依然如故,而有些地方早已物是人非。如果是我环游 中国 两季的读者,欢迎跟随我的旅途和文字看看这些年的变化。

缘起之所以说是“纯粹旅行”,一是我决定推迟2023《围城随笔》系列纪录片最新一集的拍摄计划;二是这次旅程也没有任何记录上的拍摄安排,拍与不拍都是随缘;三是自己从精神上和肉体上都需要来那么一次旅行沉淀——这有点进修的意思,也有点寻找从前的想法。

《围城随笔》旅行纪录片系列,单集30分钟+,由我独自一人拍摄、制作,2018年至今已更新至第九集,包括我的家乡 重庆贵州内蒙古 呼伦贝尔甘肃 甘南 、 新疆 伊犁 、 东海 枸杞 嵊泗 岛、 云南 滇西,可在b站/youtube搜索直达。

我觉得以上都算是这8年来,一个人浪迹山河湖海亲力亲为创作内容之后所产生的副作用:我需要一段时间去总结和思考,这一切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接下来的人生安排。
《滇西. 云南 不下雨》中,我暗示和表达了即将到来的群体巨变和巨变之中的个体选择,那么到了2023年,自然也应当是我温故知新的一年——我不参与内卷,当然也不参与躺平。

记得有次在 上海 露营时偶遇一个读者,相互寒暄之后他提到了我2017年《一人一车环游 中国 第二季》的游记和经历,说看了之后他几乎去了每一个我去过的地方,那些经历实在太过精彩!
我不假思索的说,其实我更怀念2015年,我30岁生日那年的第一次远行(一人一车环游 中国 第一季),那时候对什么东西都充满着未知和好奇,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不安和恐惧——无数理性和感性在那次征程中碰撞和交织,沉淀和升华,既奠定了今后8年的征程,也实现了自己很多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意义。

从2015年的图文游记时代起,到2018年左右国内开火的vlog时代,直到现在的短视频与直播时代,或许到以后的虚拟AI交互时代(ChatGPT + AR/VR),我会一直都是那个更新拖沓的人,但也会是那个始终存在的“远方来客”会按自己的想法,一直创作一些“火”不起来,但却让你有所共鸣和有所记忆的真实内容。
有些读者和观众对我有所误解,觉得我可能会花很多心思去剖析观众心理,迎合大众审美,并对我的更新频次以及内容细节提出不少建设性的意见,试图教会我掌握流量密码.......但其实吧,真要说实话的话,取悦自己才是我的首要目的,那些带毒副作用的劣质流量并不是我追求的方向。
我和【在远方】就像一辆不快不慢的列车,我有我自己的方向,所以我并不期待把每个乘客都哄上车,并承诺把每个人都送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相反,其实有没有乘客我都会朝着自己的方向远行,所以这辆远方列车既然上车无需买票,那也就没必要去驾驶室对着列车长一顿指点江山了是不?
所以能和这列火车走到最后的,才是值得从乘客升华为伴侣的真挚 友谊 。
平衡走心,且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可持续性的运营,才能让这列车一直开下去;所以我给自己安排了这次“自由活动”就是为了以自己的方式,来保持自身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好奇。
所以本次旅途会回到最初的样子,不定期在公号【在远方】更新图文游记,当然如果手痒也会拍摄一些视频作为辅助,但是不会有纪录片的计划。而马蜂窝,作为我游记最初发布的平台,虽然早已物是人非(回看了一下,我从2020年已经停更),也会在这连载部分内容,以作为对长篇图文游记的缅怀吧。
“雨季来临,是休养,也一定是生息”。——《滇西. 云南 不下雨》对白。

我去新疆,就参考了您不少。譬如额尔齐斯河北屯附近的那个桥。
三道海子我也去了。正在修,夜里就我夫妇两人,看到了国内这二十年来最美的星空。
围观欣赏美景
南方人对雪一点抵抗力也没有
重返西宁,一路向西在离开大海道的时候,我的旅途因牧马人4xe的一根设计有缺陷的高压线束而中断,提前终结了我的自由之旅。2个月后配件终于运到 上海 ,于是我决定重新启程,争取把上半年没有走完的路走完。
9月下旬,我把车和物资直接物流托运至 西宁 ,然后飞去 西宁 和她汇合,期间还完成允诺已久的《 云南 不下雨》的自驾路书。(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前往公号【在远方】-图文游记-路书攻略里付费阅读)


大海道

这里看似荒凉,其实每天晚上都会有游客在各处扎营:篝火,星光,羊肉汤,才是来这里最大的意义。

大海道

这里白天是灼热的阳光和强达10级的阵风;夜晚则是明媚的月光和捕风捉影的无尽幻想。
当我抬头仰望星空,总会忍不住去感慨:
是否眼前的这片星辰,和古时那些商旅驼队所看到的,一模一样?
是否他们也曾在此地升起篝火,席地而坐,远望西域的茫茫大漠,低头思念长安的夜夜笙歌?
原来火焰里既有家妻的倩影,也有远方无尽的冒险,和难言的诉说。
是否此时还有人手握刀剑,伏于山梁,侧耳聆听驼铃响,只待商旅鼾声四起,再一跃而下,杀他个腥风和血雨?
原来荒凉的戈壁里,只有凶险和杀戮,没有人间和天堂。
那一夜,篝火未曾熄灭;
那一晚,驼队难以入眠;
皎洁的月光照亮疲惫的身影——雅丹之下,是 阿里 巴巴和金银珠宝;雅丹之上,是渐入梦乡的四十大盗。

大海道

大海道

在大海道的前两天,我都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扎营,然后开始做饭。
我带的水,完全够我洗个澡。(后来不仅洗了头,而且还洗了袜子)

大海道

我带的食物,也是容易长期保存的食物: 比如 土豆,茄子,葫芦瓜等皮厚的。
另外这些蔬菜我都放在一个保温袋里,洒上水,开车的时候放在后排空调出风口,运气好可以管一周。
另外我还修炼成了用户外锅具,把大米变成白米饭而且不糊锅的技巧哈哈哈哈,想不到啊想不到!我阿伦也能有今天这般厨艺!(老读者观众们都知道,疫情隔离之前,我只会烹饪方便面)
整个大海道都是我猖狂的笑声。

大海道

每天最有意思的事,就是傍晚一边吃饭,一边用望远镜偷窥别人营地,看对方在吃些啥。

大海道

这里哪里都不是常规道路,但其实这里哪里都是路;既不怕压到花花草草,也不会撞到牧民的牛羊,唯一可担心的就是车速过快,轮胎容易被石头划破。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春天是风季,风极大!我去的时候大海道的风有多大?记得上次遇到这么大的风还是在《围城随笔》第八集的 舟山 海岛上:无人机飞不了,三脚架支不起来,只能等待风势变小。

大海道

大海道

大海道

大海道

我在大海道搭帐篷住了三个晚上,只为了等到风势减小方便航拍,而在这三天里据我观察,进来的游客很多,但因为地方实在太大,进来再多人也都被稀释得差不多了,唯一聚点人气的地方,就是网红【通天洞】!你只有在这里才能感受得到一丝丝景区的氛围。
你只有在这里才会感到这不是在无人区;
这里每天都会上演不同的主题。

大海道

红柳滩的地下水源,来自 东北 方向的一条峡谷。这条峡谷叫做”翼龙大峡谷“,实际是一条古河道,据说是因为这里发掘出了大量的翼龙化石,才取了这么个名字。在恐龙时代, 哈密 地区位于湖边湿地,曾经气候温润,食物充足。

大海道

景区主路必经的一个叫做”水源地“的休息区,这里有手机信号。古河道里的植物,全靠上游这口泉存活。这口泉是80年代在石油勘探的过程里突然涌出的,虽然不能饮用,但是正因为有它的存在,才让这片荒漠戈壁形成了带状绿洲。

大海道

泉口附近正在开花的红柳,很多司空见惯的植物到了这里,似乎都成了保护物种,它们生活既艰难又幸运。戈壁深处出现的一点绿色,也吸引了一些候鸟的驻足,可能对它们来说,这里的水源和植物既是它们迁徙路上的航标,也是它们暂时停泊的港口。
就这么巴掌大的地方,却是整个南湖戈壁为数不多,拥有绿色植物和鸟类的地方之一,生态相当脆弱;到了那里的游客都会格外珍惜这些绿色。

大海道

红柳滩前是柏油路,过了红柳滩就是让人崩溃的石子搓板路。

大海道

之所以叫红柳滩,是因为这个地方地势略低,土层下面有地下水流过,偶然的降雨也可以汇聚一部分雨水,所以这片小洼地里长满了红柳。
这里的生命,不放过任何一丝存活和繁衍的机会。
红柳滩这里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个非常出片的地方,前提是能耐得住这里的高温和狂风。像我这种不耐热的生物就不行了,所以也是匆匆掠过,按了几下快门就走了。
注:这里有一个服务中心,有高级厕所,自来水和唯一一个酒店

大海道

之后就是约30公里的搓板路,虽然开非铺装路都会让越野车主精神为之一振,但唯独搓板路我特么是完全无法接受的,没有任何驾驶乐趣可言,而且我有瓶珍贵的老干妈就是在这条路上被震碎的!我差点哭出声。
开过这条搓板路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区谈谈心得,反正我是差点吐了。但在11月带朋友们再次前往时,发现这条搓板路已重新整修,搓板力下降了至少50%!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