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大家,徒步背包腰带能负重的关键是什么?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dAEEeeeeee 于 2017-2-11 10:20 编辑
我看的重型
背包腰带,一开始以为越硬越厚就越好,用腰带的坚挺承托包体背负的重量。大部分都是这样设计的。
B65和
Exped 的腰带都是一层薄的硬质板(承重)套上软质物体(如海绵,舒适)。



更加不同是
犀牛背架的腰带走的都是薄加宽的路线;腰带和包体背负连接处就只有一层布。



B65的例子说明填充的海绵不起承重的作用(不与背板连接)。但还是认为腰带与背板连接处要硬。
到了犀牛,连接处直接就是布,腰带还薄(换句话说就是软),唯一的长处是宽。
所以现在还真比较疑惑,大家指点一下,腰带关键的是什么?
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前几天去深圳三夫试了B65,感觉腰带好不靠谱的说。又看了GG其他的,也是这个问题。自己有个气流50AG,腰带很硬很挤,上车坐飞机上下包麻烦的要死,放行李架也不方便,看了其他OSPREY的腰带,或多或少都是这个问题。
本帖最后由 qpooqp 于 2017-2-11 13:08 编辑
俺的理解与人体曲线有关,人体成“S”曲线型,实际支撑靠臀部上凹处,腰带系紧后形成整体支撑。不能与人体很好的贴合~在硬貌似意义不大。而且人在走动中胯部是上下移动,腰带与包硬连成一体,不利于平衡。腰带增宽提高舒服度同时也减小了杠杆原理。
以前我也是以为包的腰带越硬负重效果越好,直到后来用了沃德的一款42+8的包,腰带很薄很宽,背30斤左右很还很舒服,负重能力可以跟60升的苍穹比了。
本帖最后由 鱼刺finn 于 2017-2-11 18:00 编辑
我的理解是,背负的重量要有效地转换到腰带这个“圈”,这个圈最重要的受力点是髂腰部的盆骨上缘。如何做好这个权衡,各家有自己的想法。
1、在不同重量级别有不同的权重。高负载时,摩尔硬质外架是合理的,你拿他来背10斤就是属于自作自受;玩超轻的人甚至背包上都没有硬重的背板,因为他只背最轻的。
2、尾椎骨上方的厚垫子减薄,有利于背负重心往身体靠近,但是在长时间负重的时候,还是会觉得硌得慌。
3、个人认为犀牛这样连接铝支撑,可以更好地做到腰带的跨步随动。这也是它能得到舒适好评的原因,走远一点,就会想自己垫点毛巾什么的了。
4、粗厚圆的腰带也有自己的好处,可以参考骡子拉车套在脖子上的玩意,几乎是圆滚滚的形态,对于肌肤的磨损在长时间下大概最能接受。
5、从排汗来讲,薄而宽的腰带一般会捂得慌,需要在身体上擦凡士林一类的润滑剂,粗厚圆的腰带卡在腰上,捂住的面积比较小,而且是动态的,排汗效果会不同。
6、无论哪种,看你自己的适应程度了,把自己练成糙汉子是不二法则。
本帖最后由 daeeeeeeee 于 2017-2-12 01:02 编辑
犀牛的背负连接腰带方式貌似也就是我们都觉得low的cr背负,特别是比基尼。我举的例子b65是65l,exped是100l,犀牛背架,都重装包。
发帖其实就想讨论一下各个厂家设计的思路权重。都重装包,都需要承重,差异那么大,设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个人的理解是,GG类硬腰带包为民用包,适合长途负重,犀牛背架类软腰带包,是猎人或军用,主要考虑的是方便运输,背负是短时间背负。。。。。
长途负重和短途负重的差异是什么?_?
gg的腰带和花岗岩和o记的又明显不同,之间的差异是什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