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徒步大圣山随笔 - 广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西
杨可
2025-5-26 16:22
正序浏览
3219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杨可 于 2025-5-27 10:15 编辑
周末
徒步
大圣山随笔
周六
广西
周边县区天气预报为
18-28
度,阴天,是户外徒步爬山的最佳温度,约
驴友
们参加户外团一起徒步大圣山,据探子回报说那里风景优美,充满野趣,特别是山顶的草甸会让人心旷神怡,想着过去一周忙碌的工作压得我有些不适,正好出来登高望远舒缓心情。
周六早上八点,一行36人
南宁
包大巴车到山脚欧阳村,村里下车后转皮卡再走20分钟,到达山腰开始徒步。
从山坳口开始一路都是机耕路,由于大雾,未见到美景,但野趣十足,一路看到很多中草药。走了
60
分钟左右,小黄说这里已经是小圣山顶,本来是个很开阔的眺望点,但是云雾太大,只能吹风,开始往大圣山方向走。
接下来
登山
的
1
个多小时里,只能在大雾和小雨中继续,开始离开机耕路在碎石间摸索或攀登,雾大的时候前方的路看不到,每个队员们只能跟前面的人接力前行。随着爬升高度增加,山上风越来越大,天气开始变得糟糕,夹杂水汽的云雾飘过能见度极低,稍微停下脚步就看不到前方队友。气温越来越低我身体也开始变冷,握着
登山杖
的手就像寒冬里骑着
自行车
般冻僵。好在偶尔的一阵山风会临时吹掉大雾,露出大圣真容,刹那间大家欢呼一片。
在这里我看到玛尼堆和几个队友在休息,心里终于踏实。这是团队约好的汇合点。队友们在小雨中吃午饭休息,队友们都已疲惫不堪也被淋湿冻透。
我和所在小分队艰难翻过垭口,稍作停顿后继续攀登最后的几百米就到达佛子社,殊不知爬升登顶的
200
多米,是本次旅途的至暗时刻。山上风更大降雨明显身体更冷,早餐提供的能量已消耗殆尽,在山腰上能见度不足
20
米,大风寒冷无让人无处停留躲藏和补给,只能咬牙坚持跟着几名队友调整几分钟继续前进,大声呼喊时听到前方有回应,就知道快到佛子社了,我期待那里有补充体力的小卖部。
终于到达佛子社,这里是绝佳的观景点和打卡点,队员们排队打卡,我喝了一瓶佛子社自助售卖机的水补充体力,可惜这里除了水没有其他吃的。我厚着脸皮拿过陌生队友递过来的面包。
在树林休息片刻大家有说有笑,谁知道领队说还要再次启程冲顶后再返程下来,我不打算跟上,因为食物不够,我怕拖后腿,况且我感觉这里已经够美了,我就在这里等大家!
一个多小时候队伍下来,据说山顶看到的景色和佛子社一样的,庆幸没上去。
接下来徒步下山。看到大片杜鹃花,还有山泉水喝瀑布。
下到山下已经是下午18.00,登上大巴返程。、
大圣山徒步真是一次体力测试和体能考验,庆幸大家都平
安顺
利返程。阿芳在半山腰被大风吹冻得一直说:人类还是要敬畏自然!阿耀下山时累得不想说话,我关心问他只答:腿脚很酸要废了。几个女生说:户外爬山很好玩,这种强度我下次不来了。
旅途虽疲惫也快乐,但是
,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坚强和毅力。也认识了各地
的驴友,这会是欢乐源泉。
关于大圣山:
山体占地9万亩,其中有林地近8万亩,峰项地界三县市:北为宾阳县,东为
贵港
市,南、西属横县,山中林木茂密,珍稀物种丰富,西南坡还有保留完好的原林区域,古松、古柏、古榕、古樟、毛竹、三七、山猪、黄京、山兔、山鼠等数十种珍稀广布林间,该山山形奇特,巨壮中又有几分柔美:远观形如覆斗,由山脚往山腰,在750m左右的山腰成一明显的宽阔坡面;主峰突兀直上,周围次峰如叠裙状成多处陡崖,难以攀登,峰顶近百米的绝崖更是’惊险无比,令人赞叹不止。
据说,早在远古时候横州市镇龙乡山村有一青年樵夫上山砍柴,归途中见两位老者在山上下棋,便放下柴担观战,不知不觉已到了太阳落山的时间。樵夫下山回到村中时,岂料早已物是人非。问一孩童,说是听祖上传说,确有一青年上山砍柴没有回来。青年樵夫感慨万分,深信“天上方一日,人间数百年”之说,于是原路返回,驻足大山。后来,传说他成为一位山神,为人间揽云降雨,造福人类。后人称颂他为圣山老人,他所守的那座山就是大圣山。
传说归传说。现实中,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大圣山山脉形成了地貌奇特,峥嵘磅礴、鬼斧神工的雄浑气势,山中更多的是深壑绝涧,异洞山穴,碧水飞泉,文化古迹随处可见。 大圣山之美还在于它的水,这里最为壮观的要数九龙瀑布群景观。在大圣
山西
侧的林深断崖之处,融汇了10余条落差有30余米高、宽20余米的飞瀑,像是从天而降,宛如巨帘飘洒,又似彩缎高悬,更像壮锦铺展。瀑布群周围,山岭巍峨险峻,林木参天,巨藤交错,溪流潺潺,深潭清幽,处处都蕴藏着引人遐想的魅力。
这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既有史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物,又有春秋时期的编钟和西晋时期的铜鼓等出土文物。著名
旅行
家
徐霞客
当年游历此地时,曾留下诸多言情誉景的文字。
大圣山的风景名胜资源,为横县开发
旅游
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大圣山已被该县列入保护的景点有20多处。经过几年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森林公园和九龙瀑布群风光为主要特色的风景旅游区,还修建了一批古朴清幽的度假服务设施,形成功能齐全的服务网络。人们可在崇山峻岭的原始森林的栈道和林区公路攀登和浏览各处景点风光,满足回归自然、探索自然。
回复
zhb001
5月27日
这山非常漂亮
回复
杨可
5月27日
本帖最后由 杨可 于 2025-5-27 10:27 编辑
回复
杨可
5月27日
本帖最后由 杨可 于 2025-5-27 10:25 编辑
山上有许多珍惜植物,上等的中草药,也有毒草,你能分辨哪个是断肠草吗?
回复
杨可
5月27日
本帖最后由 杨可 于 2025-5-27 10:23 编辑
这次登山,真的体验到了冰火两重天
大家趁大雾散去赶紧拍照打卡
回复
杨可
5月27日
本帖最后由 杨可 于 2025-5-27 10:26 编辑
回复
野生连翘
5月27日
支持好活动。
回复
杨可
5月27日
本帖最后由 杨可 于 2025-5-27 10:13 编辑
关于大圣山:山体占地9万亩,其中有林地近8万亩,峰项地界三县市:北为宾阳县,东为贵港市,南、西属横县,山中林木茂密,珍稀物种丰富,西南坡还有保留完好的原林区域,古松、古柏、古榕、古樟、毛竹、三七、山猪、黄京、山兔、山鼠等数十种珍稀广布林间,该山山形奇特,巨壮中又有几分柔美:远观形如覆斗,由山脚往山腰,在750m左右的山腰成一明显的宽阔坡面;主峰突兀直上,周围次峰如叠裙状成多处陡崖,难以攀登,峰顶近百米的绝崖更是’惊险无比,令人赞叹不止。据说,早在远古时候横州市镇龙乡山村有一青年樵夫上山砍柴,归途中见两位老者在山上下棋,便放下柴担观战,不知不觉已到了太阳落山的时间。樵夫下山回到村中时,岂料早已物是人非。问一孩童,说是听祖上传说,确有一青年上山砍柴没有回来。青年樵夫感慨万分,深信“天上方一日,人间数百年”之说,于是原路返回,驻足大山。后来,传说他成为一位山神,为人间揽云降雨,造福人类。后人称颂他为圣山老人,他所守的那座山就是大圣山。
传说归传说。现实中,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大圣山山脉形成了地貌奇特,峥嵘磅礴、鬼斧神工的雄浑气势,山中更多的是深壑绝涧,异洞山穴,碧水飞泉,文化古迹随处可见。 大圣山之美还在于它的水,这里最为壮观的要数九龙瀑布群景观。在大圣山西侧的林深断崖之处,融汇了10余条落差有30余米高、宽20余米的飞瀑,像是从天而降,宛如巨帘飘洒,又似彩缎高悬,更像壮锦铺展。瀑布群周围,山岭巍峨险峻,林木参天,巨藤交错,溪流潺潺,深潭清幽,处处都蕴藏着引人遐想的魅力。
这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既有史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物,又有春秋时期的编钟和西晋时期的铜鼓等出土文物。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当年游历此地时,曾留下诸多言情誉景的文字。
大圣山的风景名胜资源,为横县开发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大圣山已被该县列入保护的景点有20多处。经过几年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森林公园和九龙瀑布群风光为主要特色的风景旅游区,还修建了一批古朴清幽的度假服务设施,形成功能齐全的服务网络。人们可在崇山峻岭的原始森林的栈道和林区公路攀登和浏览各处景点风光,满足回归自然、探索自然。
回复
zhb001
5月26日
围观支持
回复
杨可
5月26日
本帖最后由 杨可 于 2025-5-27 16:12 编辑
得空再慢慢上图
山下有坍塌
百足虫
下山途中,大家其实都已经很疲惫了
佛子社,大圣山有仙则名啊
这个路标很特别
这个大坝是农业学大寨的产物
美丽的花儿
领队小黄
这是百足虫的老巢吧
冲刺佛子社
杜鹃花
我们的登山助手
千里江山图
回复
精选推荐
端午扎尕那重装遭遇暴雪
穿越措美峰马儿滚下山坡
东瀛纪行
昭苏看花线六日重装
他念他翁看海线六日重装
从虎跳峡徒步到泸沽湖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