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
故宫——布达拉宫——故宫线骑行笔记
总有一处风景让我们潸然泪下,总有一处风景让我们热血奔腾。不出发永远不会到达。

你曾经梦寐以求的风景,脑海中多次想要前往的地方,其实别人可能早就到达了。但是你自己的旅程,别人无可替代。你前往风景的每一步,都是你成功的铺路石。是你一生值得回味的。
人生就像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藏着无数的梦想和希望,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人生的磨砺,每一次的爬起就是对希望的坚持。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力。我们就是冲出束缚,逆流而上的勇敢者。登上成功的山巅。
开始或许很难,但只要你成功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后就是坦途。人生愿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心灵在路上得到滋养,让生活因读书而多彩。
说到骑行北京西藏这个想法,其实已经很久了。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一是本驴一直喜欢徒步登山,对于骑行算是跨界吧。另外也是一直没有时间。第三不知道体力能不能适应长途骑行。在这之前最远的一次骑行就是上大学的时候骑行北京天津。所以根本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骑行这么远。不过后来骑行北京西藏的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这些年多次去西藏徒步,还没有经历过骑行这种方式,对于想尝试新鲜事物的本驴来说很有吸引力,于是决定把正式出发时间定在2024年的五一前。具体路线就是故宫——布达拉宫——故宫,川进青出。全程大约八千公里,计划用时100天。第一次骑行就搞这么大动静还是很有顾虑的。因此在出发半年前就做了很多准备。包括装备采购,路书攻略,计划制定,具体到每一天的行程安排都坐了详细的标注。又学了几天修车补胎,然后就是拉练。主要就是在京郊的几条骑行路线上拉练。感谢绿野的几位骑行大侠,阿吉和TALK陪我练了几次,通过几周的拉练感觉骑行和徒步确实不是一个领域。完全不能相比。拉练使我增强了些许信心。现在就是迈出第一步了,于是把出发时间定在4月20日。
2024年4月20日:北京——涿州
今天是踏上万里征途的第一天,早早起来,最后在检查一遍驼包和装备。然后满怀着壮志豪情出了家门,像极了唐吉坷德冲向风车的剧情。天蒙蒙亮,天空阴沉,偶尔飘来几个雨点落在身上,似乎预示着未来的路阴晴未知。捆扎好驼包,深吸一口气,脚一蹬,开启行程。
实际上真正的出发点是天安门广场,凡大事须有一个仪式感,以彰显隆重,作为这次骑行故宫——布达拉宫的起点,选择在天安门后面的午门,午门是明清两朝举行出征和献俘仪式的场所,从这里出发在合适不过了。早在一个月前,绿野的山友们已经计划在这里为我送行了。大部分人陪我骑行一天到涿州,其中阿吉要陪我骑到石家庄,阿吉曾陪我拉练过几次,这真是受宠若惊,其实是想低调出发的,作为一个骑行菜鸟,第一次骑行就搞这么大阵仗是心里没底的,万一骑不下来,白白消费了山友们的送行热情。
一个小时到达午门,天已大亮,阴霾散去,进午门前有个小插曲,我因为驼包里有气罐,属于危险品,尤其是在天安门这种敏感地方,不想因为气罐而节外生枝,于是找了个小饭馆,问老板娘能不能把包存到她这里一会再来取,老板娘老大不愿意,话里话外不外乎要给她钱,我说我在你这里消费呢,老板娘才答应,谁知等我吃过早饭,老板娘强烈要求存包要付费,你奶奶个腿,我吃饭之前你咋不说呢,你的脸皮就和你卖的包子皮一样厚,你的诚信就像你的包子馅一样看不见,我就是让警察抓住也不在你这存包了。出师第一天就被这老女人搞坏心情。
好在心情马上就好了,午门这里还是很热闹的,国旗班的士兵们在操练,晨跑的靓男俊女们穿梭在红墙黄瓦下,给我送行的山友们也都来了,都是绿野的大佬们啊,十几辆山地车在午门前一字摆开还是很吸引人的。寒暄一番,合影拍照,简短仪式后,大部队开始出发。穿过东华门,上长安街,经过天安门广场,然后一路向西。从进午门开始,我是一直提心吊胆,主要是因为驼包里的气罐,尤其是上了长安街,我带着这么大的包招摇过市经过天安门,而且包里还有危险品,万一碰到检查的就别去布达拉宫了,直接进宫了。心里有事脚下就忘了看路,途径新华门的时候驼包扫到了门口警戒线的一个锥桶,锥桶咣当晃荡了几下。一个警察往这边看,吓得我心提到了嗓子眼,赶紧紧蹬几下混在人群中。好在也没人理我。


组织这次送行的TALK还有绿野小狼,小狼这次也担当了我的摄影师,他把无人机绑在了自行车上,在我前后左右巡航拍照,后来听说因为这次在天安门飞行无人机被阿瑟请去。解释了半天才过关。真是金水河深千尺,不及小狼送我情。
顺便提一句,这次骑行西藏我并不是孤独一人,还有花姐姐,只不过她没有到午门集合,因为路线原因直接到第一天的终点涿州等我。本来我是想千里走单骑的,花姐姐看了我的计划也表示同去,有个伴总比一个人强,也就同意了。
大部队浩浩荡荡经长安街,去丰台,过卢沟桥,奔河北,午后过了北京界,天气开始热了。陆陆续续开始有人返程,还有几个人要陪我到涿州,明天再回京。
下午到达涿州,和花姐姐汇合,时间还早,于是去参观涿州双塔。
双塔甚是古朴雄伟,具有军事瞭望和宗教功能双重身份,双塔又名姑嫂塔,传天庭为镇海眼派姑嫂二人来此镇守。故名。

今日骑行9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