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 故宫——布达拉宫——故宫线骑行笔记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八千里路云和月


故宫——布达拉宫——故宫线骑行笔记


总有一处风景让我们潸然泪下,总有一处风景让我们热血奔腾。不出发永远不会到达。



你曾经梦寐以求的风景,脑海中多次想要前往的地方,其实别人可能早就到达了。但是你自己的旅程,别人无可替代。你前往风景的每一步,都是你成功的铺路石。是你一生值得回味的。


人生就像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藏着无数的梦想和希望,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人生的磨砺,每一次的爬起就是对希望的坚持。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力。我们就是冲出束缚,逆流而上的勇敢者。登上成功的山巅。


开始或许很难,但只要你成功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后就是坦途。人生愿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心灵在路上得到滋养,让生活因读书而多彩。


说到骑行北京西藏这个想法,其实已经很久了。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一是本驴一直喜欢徒步登山,对于骑行算是跨界吧。另外也是一直没有时间。第三不知道体力能不能适应长途骑行。在这之前最远的一次骑行就是上大学的时候骑行北京天津。所以根本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骑行这么远。不过后来骑行北京西藏的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这些年多次去西藏徒步,还没有经历过骑行这种方式,对于想尝试新鲜事物的本驴来说很有吸引力,于是决定把正式出发时间定在2024年的五一前。具体路线就是故宫——布达拉宫——故宫,川进青出。全程大约八千公里,计划用时100天。第一次骑行就搞这么大动静还是很有顾虑的。因此在出发半年前就做了很多准备。包括装备采购,路书攻略,计划制定,具体到每一天的行程安排都坐了详细的标注。又学了几天修车补胎,然后就是拉练。主要就是在京郊的几条骑行路线上拉练。感谢绿野的几位骑行大侠,阿吉和TALK陪我练了几次,通过几周的拉练感觉骑行和徒步确实不是一个领域。完全不能相比。拉练使我增强了些许信心。现在就是迈出第一步了,于是把出发时间定在4月20日。


2024年4月20日:北京——涿州


今天是踏上万里征途的第一天,早早起来,最后在检查一遍驼包和装备。然后满怀着壮志豪情出了家门,像极了唐吉坷德冲向风车的剧情。天蒙蒙亮,天空阴沉,偶尔飘来几个雨点落在身上,似乎预示着未来的路阴晴未知。捆扎好驼包,深吸一口气,脚一蹬,开启行程。


实际上真正的出发点是天安门广场,凡大事须有一个仪式感,以彰显隆重,作为这次骑行故宫——布达拉宫的起点,选择在天安门后面的午门,午门是明清两朝举行出征和献俘仪式的场所,从这里出发在合适不过了。早在一个月前,绿野的山友们已经计划在这里为我送行了。大部分人陪我骑行一天到涿州,其中阿吉要陪我骑到石家庄,阿吉曾陪我拉练过几次,这真是受宠若惊,其实是想低调出发的,作为一个骑行菜鸟,第一次骑行就搞这么大阵仗是心里没底的,万一骑不下来,白白消费了山友们的送行热情。


一个小时到达午门,天已大亮,阴霾散去,进午门前有个小插曲,我因为驼包里有气罐,属于危险品,尤其是在天安门这种敏感地方,不想因为气罐而节外生枝,于是找了个小饭馆,问老板娘能不能把包存到她这里一会再来取,老板娘老大不愿意,话里话外不外乎要给她钱,我说我在你这里消费呢,老板娘才答应,谁知等我吃过早饭,老板娘强烈要求存包要付费,你奶奶个腿,我吃饭之前你咋不说呢,你的脸皮就和你卖的包子皮一样厚,你的诚信就像你的包子馅一样看不见,我就是让警察抓住也不在你这存包了。出师第一天就被这老女人搞坏心情。


好在心情马上就好了,午门这里还是很热闹的,国旗班的士兵们在操练,晨跑的靓男俊女们穿梭在红墙黄瓦下,给我送行的山友们也都来了,都是绿野的大佬们啊,十几辆山地车在午门前一字摆开还是很吸引人的。寒暄一番,合影拍照,简短仪式后,大部队开始出发。穿过东华门,上长安街,经过天安门广场,然后一路向西。从进午门开始,我是一直提心吊胆,主要是因为驼包里的气罐,尤其是上了长安街,我带着这么大的包招摇过市经过天安门,而且包里还有危险品,万一碰到检查的就别去布达拉宫了,直接进宫了。心里有事脚下就忘了看路,途径新华门的时候驼包扫到了门口警戒线的一个锥桶,锥桶咣当晃荡了几下。一个警察往这边看,吓得我心提到了嗓子眼,赶紧紧蹬几下混在人群中。好在也没人理我。



组织这次送行的TALK还有绿野小狼,小狼这次也担当了我的摄影师,他把无人机绑在了自行车上,在我前后左右巡航拍照,后来听说因为这次在天安门飞行无人机被阿瑟请去。解释了半天才过关。真是金水河深千尺,不及小狼送我情。


顺便提一句,这次骑行西藏我并不是孤独一人,还有花姐姐,只不过她没有到午门集合,因为路线原因直接到第一天的终点涿州等我。本来我是想千里走单骑的,花姐姐看了我的计划也表示同去,有个伴总比一个人强,也就同意了。


大部队浩浩荡荡经长安街,去丰台,过卢沟桥,奔河北,午后过了北京界,天气开始热了。陆陆续续开始有人返程,还有几个人要陪我到涿州,明天再回京。


下午到达涿州,和花姐姐汇合,时间还早,于是去参观涿州双塔。


双塔甚是古朴雄伟,具有军事瞭望和宗教功能双重身份,双塔又名姑嫂塔,传天庭为镇海眼派姑嫂二人来此镇守。故名。



今日骑行90公里

4.21日涿州——望都


一大早,昨天给我送行的山友们开始回城,阿吉陪我骑到石家庄,因此从今天开始,只有我和花姐姐,阿吉开始后面的行程,还没到五月份,天气却热了起来,一出北京就感觉是两个世界,热的连我的影子都想躲在我身后乘凉。一直保持匀速骑行,中午到达保定,到保定肯定要吃驴火啊,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嘛,三个驴火下肚感觉像吃了能量块的汽车人,再骑个八十公里没问题。下午天气又是热得要命,太阳比容嬷嬷的针还毒,在暴晒中于下午四点钟到达望都,结束今天的骑行,在县政府前面的大广场扎营。广场白天也被太阳晒得像烧了火炕,这天就用不到睡袋了,直接光着睡了。今天骑行123公里。


4.22日望都——石家庄


六点拔营出发,街上找了个早餐店补充能量,一直沿107国道往南骑,我和阿吉交叉在前面领骑,花姐姐慢悠悠的跟在后面。我的后货架上叠了两个驼包,而花姐姐除了两个驼包,前叉还有两个包,还有大梁包,感觉像是驮香蕉的印度三哥,看上去很沉的样子,其实我对前叉包很是反对,虽然增加了容量可以多带一些东西,但是会导致车把不稳定,拐弯不灵活,对于身高不占优势的花姐姐来说尤其难以掌控。这样慢悠悠的骑行了六十公里,中午到达新乐,发现一家羊杂汤店,决定在这里午饭,店里只有老板娘,吃饭的时间我们和老板娘探讨了半天彩礼的问题。老板娘有两个儿子,天天发愁彩礼呢。有了羊肉汤的加持,下午我一直领骑,快到石家庄的时候天色阴沉起来,乌云压境而来。立刻提速,争取下雨前进入市区。刚进入市区,雷声滚滚,豆大的雨点砸下来,好在正好经过一处立交桥,于是在桥下避雨,过了一会阿吉和花姐姐也追上来了。阿吉后面还跟着一个骑车的大个,看样子六十岁左右,后货架也是两个大驼包,车把上绑个睡袋。阿吉介绍说刚刚在路上碰见的,也是骑行西藏的,可以做个伴。因为下雨,桥下挤满了避雨的,乱哄哄的也不好说话,于是相约晚上一起腐败再聊。


鉴于今天下雨,就取消了扎营的想法,找了家旅店住下。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偶遇的大个自称姓张,廊坊过来的,也是骑行西藏,本来是两个人,那个人出发前放了鸽子,只好一个人硬着头皮出来,今天遇到我们实在是幸运。阿吉也说和老张聊了半天,发现老张是个修车高手,我觉得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我在修车方面就是半吊子,这一路万里迢迢,谁能保证自行车不出问题,有老张加入就像取经团队加入了孙悟空,修车方面就不用费心了。于是老张正式加入我们。


今天骑行了100公里。


4.23日石家庄——邢台


今天阿吉告别我们回京了,正式组队完成的骑行小分队在朝霞中出城向下一站进发。我本以为老张年纪大了骑得慢,出发时速度放慢等一等他,谁知他的速度飞快,原因是老张退休后常年骑行,早就练出来了,另外原因是人家车也好,从头到尾是定制的全钛车架,连水壶都是钛合金的,明晃晃亮瞎了我的钛合金眼,都不用打反光灯了。简直是土豪。我和老张在前面飞驰,花姐姐还是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一上午无话,午饭过后有点犯困,再加上闷热,一边骑一边有点打瞌睡,无精打采之间,天上一声爆响,有山崩地裂之时,困意顿无,举头仰望,只见几架战斗机上下翻飞,左奔右突,时而突然加速瞬间消失,只留下因为超过音速而产生的音爆巨响。这似乎是演习啊,我们运气不错,平常根本看不到,只是不知飞机是什么型号,远望好像是三角翼,这几年我们的飞机型号也是层出不穷,像老张的车一样亮瞎了我的眼。傍晚到达邢台,找了一个街心公园扎营。今天骑行110公里。



4.24日  邢台——安阳


六点出发,老张和我都是喜欢早起的人,早出发凉快,能多骑三十公里,花姐姐晚一点,反正就一条路,我和老张先出发,她在后面追赶我们。上午一口气赶了八十公里路。午后突然狂风大作,大风像万马奔腾,没有人能阻挡,顶风难行,趴在车把上弓着背像个大虾米,踩起车来如慢动作,只能S形前进。要不是车重,我觉得能吹上天,三个多小时只走了四十公里,晚上在安阳博物馆广场扎营,安阳博物馆乃是有名的博物馆,只是我们到得晚,没有时间参观。遗憾错过。今天完成120公里


4.25日安阳——新乡


还是早起出发,只是没骑多久又刮起了大风,虽然没有昨天下午的风大,仍然是步履维艰,花姐姐因为前叉包的原因,受风面积大,好似张开帆一般,只不过是逆风,因此蹬起来无比辛苦。远远地落在后面,比起昨天上午的战绩,今天只骑了60公里,中午我和老张找了个小饭馆吃饭,一边吃一边等花姐姐,直到吃完也没有等到,于是转移到路边一个小树林里休息继续等,一点钟终于等到了花姐,她是在路边吃过午饭才追上我们。休息了一会然后上路。天气酷热,加上大风,像在烘干炉里一般,感觉再骑一会就会变成厨房梁上挂的腊肉。驼包里的水早就喝完了,路过国道边的小卖部,跑进去没等老板拿,掀开冰柜冰镇的矿泉水往嘴里灌。在这种暴风火的天气里慢慢挨到了新乡。找了个公园扎营。今天骑行110公里。


4.26日  新乡——孟州


昨晚扎营的时候,三个人商量今天的行程,因为今天的路开始分叉了,按照我原来制定的计划,本来是经过河南进入湖北,然后奔四川,然而看天气预报,湖北暴雨,可能严重影响行程,于是改变计划,今天直接转向西,杀进潼关进入陕西,然后翻越秦岭,取汉中,夺剑阁,奔成都。大有钟会灭蜀之势。老张无可无不可,只要能到拉萨走哪条路都行,花姐姐也无异议。于是决定今天骑到巩义,行程117公里。花姐姐似有不悦,因为接连几天我们每天都是110公里以上,她体力感觉跟不上,觉得每天走80——100公里比较合适,但是我考虑后面翻越秦岭和走318要爬大坡,那时候每天能走六七十公里就不错了,所以在爬坡之前我们要把路程赶出来,这样全程下来才能保持每天百公里的路程。我像政委一样做工作。早上出发的时候,还是和前几天一样,我和老张在前面,花姐姐跟在后面,出发四五十公里后,我和老张停下来等她,半个小时也不见人,于是慢慢往前骑,大约中午前后,找地方吃饭顺便等花姐姐,她发来消息,实在是跟不上我俩,决定退出,火车回京,我脑袋空了几秒钟才缓过来,这刚走了一周就有伙伴退出,而且还是原始伙伴,井冈山级别的,真是太遗憾了,其实我也有原因,没有怜香惜玉,如果能迁就一下也不会这样,自从老张加入以后我们俩在前面骑起来就刹不住车,太快了导致花姐姐跟不上。不过既然这样了只能顺其自然,给花姐姐发消息请她注意安全。然后对老张说现在就剩我们俩了你还继续吗,老张说必须走啊,坚定地样子像要入党。就差举手宣誓了,这样也好,这两天下来我发现我和老张的速度和习惯都一样,就是什么都不管,就是跟着走,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是负责全面,包括每天行程安排,吃饭住宿。其实这样挺好,一个队伍里必须有一个负责全面的,有一个任劳任怨的,最好再有一个插科打诨的,这就跟取经队伍一样。



既然花姐姐退出了,那我和老张迅速改变计划,不去巩义,改道孟州再去潼关,昨晚之所以说去巩义,只是因为去巩义的路程短,只有117公里,而去孟州有126公里,如果昨天说去孟州,想必花姐姐要崩溃了,但其实从孟州去潼关是走直线,去巩义方向要拐个弯。


只有老张和我了,没有后顾之忧,于是我俩加快了速度,下午来到孟州城,要说这孟州城挺有名,当年武松发配就是发配到孟州,至今孟州城里还有个武松公园,也不知孙二娘的包子铺在哪里,否则多少要去照顾一下。晚上在公园里扎营,吸引了不少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来参观我们的帐篷。今天骑行126公里。


4.27日孟州——渑池


今天天气不错,温度也合适,天气好心情也好,孟州出发中午前来到洛阳,正赶上牡丹节,洛阳牡丹甲天下啊,路过几个牡丹公园,都收费,加上我们要赶路,就没有进去参观。不过参观的人还是很多的,可能也是周末缘故,我们在公园门口只能推车而行。洛阳这座六朝古都也没能停留一下匆匆而过。中途还路过古函谷关,函谷关在中国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古有老子骑青牛,过函谷之说,今天老夫骑车过函谷,两千年时光在此交融,身边黄河依然东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函谷关其实有秦函谷关和汉函谷关,历史上因为黄河河滩变窄而改变,我经过的应该是汉函谷关。秦函谷关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下午到达渑池,在渑池扎营,渑池这个地方最被世人知的应该就是渑池会了吧,蔺相如不辱使命,这可是上了教科书的。历史上汉使(不专指汉代)从来都是不辱使命的,从蔺相如到张骞,从苏武到王玄策,不同朝代的汉使彰显了汉人的风骨。今天骑行了一段历史风云际会之路。




今天骑行117公里


4.28日渑池——潼关


今天开始爬坡了,这是出京以来第一次爬超长大坡,也就是从今天开始,进入中国第二台阶,尽管出发之前拉练过几次,也爬过几次坡,还是感觉吃力,只是仗着有登山的底子死扛罢了,好歹也算上去了。也是累成狗,胡乱找个地方吃了点午饭,下午赶上暴晒,柏油路晒出油来,一路无精打采的骑着,也没看时间,直到天快黑了,猛然发现前面快到风陵渡了,准备找地方扎营,看见一个中国移动营业厅,前面有个小广场,貌似可以扎营,只是离国道太近了,太嘈杂了。往前骑了几百米,,路标显示前面不远是风陵渡大桥,风陵渡啊,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多么美好的情景必须打卡。于是骑到风陵渡大桥,此桥连接山西和陕西,桥对面就是山西,桥下是滚滚的黄河,此时此刻,红日西坠,河水东流,白鹭归巢,渔舟唱晚,此番美景倒也不负我们劳累了一天,我们从大桥这边骑到那边,从陕西来到了山西,打卡一番,然后又骑回去,再往前就是潼关古城,此时天已见黑,必须找地方扎营,但是国道两边一边是黄河,一边是荒山,没有平坦地方,我想到刚才路过的中移动广场,倒是个扎营的好地方,也不远,就是离国道太近了,不过天快黑了也只能凑合了。于是又回到广场扎营,事实证明是个巨大的错误,半夜那种大卡车和泥罐车一辆接一辆就没断过,汽车的轰鸣声呼啸而至,大灯透过帐篷照进来犹如白昼,还要担心大车在这里翻车压过来,因此一夜没睡。今天骑行163公里


4.29日

潼关——西安


因为一夜没睡,早早起来出发往潼关方向,也就走了几公里,就看见黄河岸边好几处绿地公园,而且很大,把我们气得半死,早知道昨天往这边多骑几公里就好了,也不至于在路边扎营,这也怪我们,太着急了没有研究地图,然后来到潼关古城,印象最深的是这里几乎每家商户都在卖老潼关肉夹馍,而且都号称正宗,来都来了于是就随便找了一家权当吃早饭了。实在的说,这老潼关肉夹馍其实还没有在保定吃的驴火好吃,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也可能吃的不是正宗的。出了潼关天开始下雨,而且越下越大,换上雨衣雨裤,因为雨衣雨裤不排汗,骑行一段以后汗水把里面的衣服都打湿了,此时内外都是湿的,极其难受。这不排汗的雨衣此后一路都在折磨我们,直到回到北京。


路上还碰到个年轻人,也就二十岁的样子,骑个车也去西藏,也没问姓名,姑且称之为孩哥吧。看装备带的很简单。碰见就是缘分,于是一起走。


潼关去西安的这一路两边绿油油的庄稼地,有的种小麦,有的种玉米,还有很多猕猴桃树,生机盎然,果然是富庶的关中平原。因为下雨,也没有来得及停车观赏。


傍晚到达西安,连续扎了好几天营,今天决定住旅店,主要是为了充电和洗澡,孩哥和我们分开了。今天骑行141公里


4.30日


上午没有出发,在旅店休整半天,中午出发前往杨陵,阴天不晒。慢悠悠的走,今天主要是简单休整一下,为明天翻越秦岭做好体力准备。六点到达杨陵,在一个公园里扎营,给昨天分手的孩哥发了位置,不久孩哥也到了一起扎营。


今天骑行95公里


5.1日


今天是劳动节,为了不辜负这个节日,是必要大干一番,今天的重头戏就是翻越秦岭,三个人出了杨陵不久,开始了漫长和单调的爬坡,骑车爬坡和爬山不一样,爬山累了还可以走几步歇一下,骑车不行,停下来再启动更费力气,只能拼命蹬。身后的大货车嗖嗖的从旁边带着风呼啸而过,上坡走不了直线,有时候车把一歪很容易卷到车下面。前面的秦岭半隐在云雾中,偶尔露峥嵘,随着海拔上升,巨大的山体扑面而来。感觉气温迅速下降,早上热得很,现在体感冰凉,虽然运动量很大,却感不到一点暖意。呼出的气变成白雾,气喘如牛,大腿像灌了铅,简单的机械动作都难以完成。仿佛所有的精气都被抽干,就剩下一个躯壳。疲劳加上失温打败了我们,本来计划到太白县住宿,看导航还有短短八公里,但是冷的实在受不了了,手都握不住车把了,再骑下去就会失温。正好看见路边有个农家饭店加住宿,一把拐了进去,和老板要了个房间,三个男人把两张大床一拼,盖上被子好一会才恢复元神。查了一下地图,这里居然是塘口镇,鳌太徒步进山口,很多次想法要来这里,今天不经意路过了,无心插柳柳成荫。只可惜这次不能徒步鳌太了。



今天骑行93公里。

5.2日

塘口——汉中


早晨起来就开始下雨,本想等雨停再出发,等了很久没有停的迹象,只能冒雨启程。本以为后面还有爬升,谁知确是一路下降,一百多公里的下坡路骑起来真是太爽了,秦岭深山中的景色也是绝美。古树参天,山花似锦,溪水横流,茂林修竹,时而小桥流水,时而茅屋梯田。


真桃花源也。经过留坝县的时候,路边有一个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纪念碑,特意停车瞻仰了一下。我们走的这条路在古代应该是褒斜道,李白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是出川道路之艰难,古代出川翻越秦岭有几大古道,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金牛道,傥骆道,子午道。当年武侯六出祁山也没能翻越秦岭可见道路之艰辛。天气凉爽加上一路下坡一口气直到汉中。163公里也是创记录了。汉中,历史重镇,汉族的发源地,刘邦在此称王开创大汉四百年江山。可能是由于五一放假的原因,这里的所有旅店都住满了,我和老张费劲找了家小旅店住下,孩哥因为骑得慢,最终没有跟上我们,从此分开。




今天骑了163公里。


5.3日汉中——宁强


早上出来雨就一直下个不停,我是很讨厌雨中骑行,身边经过的大车不时把泥水甩到我身上,再加上雨衣不透气,内外都湿透了。以后骑行一定要弄个排汗的雨衣。好在不久以后雨停了,不断地爬坡和下坡,虽然坡度不高,但是反复的爬升下降感觉很累,觉得比前天翻越秦岭还累。下午爬一个坡时,怎么使劲都感觉车子很沉重,下车一看,车胎瘪了,看来是扎胎了,这是出发以来第一次扎胎,老张的修车工夫不是吹的,三下五除二把备用车胎换好,扎破的车胎晚上到旅店再补。换好车胎扶正车子时没有扶稳,车子摔倒,扶起来发现前轮抱死,纹丝不动,检查一圈也没有发现毛病,甚至换了个新车轴也不管用,无奈之下开视频远程向TALK求救。因为不在现场也不知具体问题出在哪,我又检查了一遍,最后发现是挡泥板摔变形了抱死车轮,然后圆满解决。车子修好以后又是一路的上下坡,下午到达宁强县城。找了个招待所住下。今天骑行110公里。



5.4 宁强——剑门关


六点半从旅店出发,和昨天一样,不断地上坡下坡,这里是丘陵地带。骑出二十公里,看见四川界的牌子,开始进入四川了。快到广元的时候,导航指引我们脱离国道进入市区,而且是剧烈下坡。抬头看见悬在头顶的国道,隐隐不安的感觉,果然,导航给我们导了一条近路,但是这条近路需要剧烈下坡,一会肯定还要剧烈上坡,实际上得不偿失。更悲催的是,我们要上到国道的时候,这条路却进入了一个景区,我们要通过景区过去的时候,绿林好汉们怎么也不让过去,尽管这是国道,这和全国别的经过国道的景区一样,雁过拔毛。我们只好返回去,重新爬大坡回到原来的国道上。路过广元吃午饭,下午在暴晒中骑行,这两天不是在烈日下就是在暴雨中,跟祥子似的。好在嘉陵江一直伴随在身边,边骑边欣赏风景倒也自在。晚上到达剑门关。剑门关是入蜀第一雄关,诸葛亮六出祁山都在此屯粮运兵,钟会攻蜀,唐玄宗兵败入蜀也都是走此地。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仿佛看到丞相运筹帷幄的英姿,也感受到玄宗剑阁闻玲中的无奈和伤感。今天骑行123公里



5.5日剑门关——梓潼


早上一出发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7公里的大上坡,幸亏吃了早饭否则真上不去,出发两个小时走了还不到二十公里,险峻的剑门关,遥想当年这里没有公路都是栈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年姜维要是死守,钟会绝进不来,可是挡不住邓艾偷渡阴平啊,在伟大的关隘,脱离了人的因素也是守不住。


中午吃饭前只骑了55公里,午饭过后又是绝望的长上坡,每小时只能骑3.5公里,还不如走路快,有的路段只能下来推车走。这一天一共爬升三个这样的大坡,我感觉大腿拉伤了,其实从前两天开始大腿就开始疼,尤其是每天晚上,是那种酸疼,在杨陵的那个晚上用过孩哥的红花油,感觉不错路上买了一瓶,今天觉得是撕裂的疼,路过一家药店,买了瓶云南白药喷雾喷到腿上。晚上到达梓潼县,本来要扎营,但是太累了,加上腿上有伤,就找了家旅店住下,今天强度极大,两个人又累又饿,饭馆吃饭风卷残云干掉五个菜。今天骑行110公里。


5.6日梓潼——德阳


今天路况相比昨天平坦多了,昨晚在旅店里洗完澡往大腿上又是抹红花油,又是喷云南白药,双重加持下大腿疼痛缓解了一些,我觉得可能是第一次长途骑行,乳酸积累过多造成的,过几天就好了。路过绵阳吃午饭,老张的车也扎胎了,换好备胎下午顶着酷热骑行。快到德阳时候路过一个白马关景区,里面有三国时期庞统的坟墓,还有落凤坡遗址。庞统其实也挺悲催的,自辅佐刘备出道以来没有没有建立大的功勋,谈得上的政绩似乎只有耒阳理政,随刘备进川命丧落凤坡,最后不得不请诸葛亮进川才征服蜀地。晚上到达德阳,最近总是下雨,因此没有扎营,找了旅店住宿。


今天行程115公里。

5.7日  德阳——成都


从德阳出来,就开始下雨,先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小雨中骑行倒也惬意,没有了酷暑,离成都还有二十公里的时候,小雨变成了大雨,然后是暴雨,马路瞬间形成洪流,夹杂着树叶垃圾从车轮下流过,雨帘挡住了视线,雷声滚滚,有的地方雨水没过半个车轮,在路况不熟的情况下生怕骑进没有井盖的下水道里,需要找地方躲一会雨。看见路边有个挺大的加油站,于是拐了进去。脱下湿透的雨衣和外套搭在车把上晾干。望着雨中马路上蹒跚的车辆,想着今天就到成都了,故宫到布达拉宫骑行距离应该有一半了。前面十几天的风雨不算什么,真正考验人的是后面的行程,需要更加努力。



在加油站等了半个小时,雨小了,但是也没有停的意思,我们决定不等了,反正还有十几公里就进市区了。于是跨上车冲进雨里。中午12点来到市中心,还是住旅店。


成都这个城市来过几次了,每次都是徒步中转站,也算是轻车熟路了。太古里的靓男俊女,武侯祠手拿转经筒的喇嘛,玉林街晚上的小酒馆,宽窄巷子乌央央的人流,人民公园打麻将的大爷大妈们,还有,是否还记得南门车站河边的小公园。


骑行了十几天,我和老张决定今天下午和明天在成都休整,下午的任务主要是采购,老张很羡慕我的驼包,他的驼包太小了,以至于睡袋塞不进去,只能绑在车把上,一下雨就不好办。下午找个户外店买个大驼包。我从地图上搜索了一下周边的户外店,选定了两家大的过去看了一下,都是小号的骑行包,只适合短途骑行。别的店铺估计也没有。为难之计,我忽然灵光乍现,鬼使神差的打开手机,在某宝上查看我买驼包的地址,居然就在成都,店铺地址离我们只有两公里,这真是漫卷诗书喜欲狂啊,五分钟不到就站到了那个店铺前。这是个仓储式店铺,老板娘和几个小姑娘正在忙碌的接单打包,看来生意不错啊。我从货架上找到我那个同款驼包,老张喜不自禁,鸟枪换炮了。又挑了一些小东西,然后满载而归。今天骑行65公里


5.8 成都休整


今天在成都休整一天,除了洗洗衣服,保养车辆,采购路餐,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昨晚和老张讨论了一下后面的行程,鉴于后面要走318,爬升极大,海拔高天气恶劣,不适合扎营,况且318沿途都有住宿保障,因此最好把帐篷睡袋等不需要的东西先行快递到拉萨,这样也可以减少负重,爬坡更容易。老张表示同意,但是问题是快递到拉萨哪里,毕竟我们到拉萨至少需要二十天。我说这容易,我去拉萨多次了,在拉萨还是有几个朋友的。可以快递到朋友威哥和梁子两个人在拉萨的民宿,于是开始打包,我把帐篷,睡袋,套锅,反应堆炉头,气罐,太阳能板等等318上不需要的通通打包到一个大编织袋里。老张也是。查了一下周边快递点,正好旅店旁边有一家菜鸟驿站,于是扛着袋子下楼。


这个菜鸟驿站很小啊,而且不只是驿站,还兼做卖蔬菜水果。我感觉不那么正规啊。只是周边在没有别的快递点,而且我们的东西也很沉,也就不想再换地方了。老板麻利的接货出单。表示快递到拉萨需要时间长可能十几天,我们表示不急反正我们至少要二十天才到拉萨。说话之间就忘了拍照记单号,也没留老板电话,为后来的损失留下祸根。


大事完成了心情舒畅,剩下时间就是逛街吃饭恢复体力,为明天开始骑行318做准备。


5.9日成都——雅安


今天天气很好,不冷不热很适合骑行,这一段路两边都是农田或林地,一片田园风光。上午一口气骑行了九十公里,下午开始有爬坡,总的强度不大,过了金鸡关就算进了雅安了,金鸡关和不远的飞仙关是茶马古道重要关口,有金鸡飞过老仙家之说,是五十年代修康藏公路的起点。我们穿过金鸡关,前行不远就看见了雅安城的地标,马踏飞燕。一看时间才三点半,得益于昨天休整一天,今天体力充沛,没有疲劳感觉。到了雅安必定要吃雅鱼啊,我和老张是每过一地,必要吃遍当地名吃。找了一家鱼店,鱼一上桌,尝了一口,感觉这鱼至少登陆一礼拜了,齁贵不说还没我做的好吃。真是名不副实又上了一当。


今天骑行140公里


5.10 雅安——新沟


过了雅安开始爬升,一路上大车很多,都是那种重卡,从身后过来很是危险,尤其是过隧道的时候,我不得不紧贴着边骑,大车的轰鸣声在隧道里反射使声音震耳,如野兽咆哮。我不得不拼命骑尽快脱离这个危险地方。路上碰见了好几拨各种方式进藏的。有几个骑行的,有两个徒步的,还有推车的。仗剑天涯者有之,悲观厌世者有之,失恋逃避者有之,网红打卡者有之,如过江之鲫蜂拥至318上,留给大家的进藏方式已经不多了。


我们在下午两点半到了新沟,这是计划中的住宿点,这个时间有点尴尬,再往前下一站时间不充裕,住下来又太早,想了一会还是决定住下来,因为明天要翻越进藏第一山——二郎山。一定要有充足的体力和准备。只有充分准备,才能迎接成功的到来。

今天骑行90公里


5.11 新沟——泸定


又下雨了,在雨中翻越二郎山,出了一身汗,衣服已经湿透了,冷风一吹,浑身哆嗦,这进藏第一山真不是盖的,那首老歌怎么唱的,二鸭马二狼山,高鸭马高万丈,好想有张床,盖被往上躺,不对,词乱了,脑袋发昏,我觉得我都快失温了,老张也是冷得不行,还在下雨,也不能换干衣服,即使换了一会还湿,再挺一会吧。好不容易翻过二郎山放坡到泸定,原计划是到康定住宿,看来到不了了,于是在泸定找了个旅店,急忙换下湿衣服,喝了些热水缓了过来。今天只骑了半天时间。


下午天气放晴,我和老张去参观泸定桥,这座建于康熙年间的铁索桥现在成了红色教育基地。游人穿梭往来于桥上,谁能想到仅仅九十年前这里发生过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大渡河水涛涛,孩童老叟嬉笑,百年风云激荡,后世不忘前朝。

离这里不远就是牛背山,几年前曾经去过,还有摩西镇,难忘的地方。今天骑行51公里



5.12 泸定——折多塘


昨天下了一夜的雨,早晨不但没有停的迹象,反而加大了。不能等下去了,停留一天就损失一天路程。于是冒雨出发。走出一段后雨小了一些,到瓦斯沟的时候,我的车胎又扎了,把车搬到一排商亭下换车胎。换完车胎开始了漫长的二十公里长上坡,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迅速下降。内衣又被汗水浸透,风一吹彻骨生寒。在一个悬崖的峭壁上,发现了一幅彩绘的佛像。这预示着开始进入藏区了。在饥寒交迫中到达康定,冷的不想走了,但是今天必须到达折多塘,否则明天翻越折多山很困难。找到路边一家饭店,换下湿透的衣服,换上干衣服,吃完饭后雨也停了。骑车穿过热闹繁华的康定城,康定过去叫打箭炉,汉藏杂居区,茶马古道重镇。以前也来过几次。骑行在奔腾汹涌穿城而过的瓦斯河水边,仰望白云依然飘在跑马溜溜的山上。五彩经幡在山腰飞扬。转经筒旋转着百年的沧桑和无尽的时光。斑驳的白塔承载着几度炎凉。煨桑的轻烟扶摇而上,恰便似飞鸟对自由天空的向往。菠萝菠萝蜜,保佑我骑到折多塘。


这时候雨停了,出了康定城开始十公里的长上坡。没有了风雨,换上了干衣服,这十公里轻松拿下。下午四点到达折多塘。


今天骑行60公里


5.13日折多塘——新都桥


连续下了几天的雨,今天终于晴天了。老天保佑,今天翻越第一座大山,折多山。前面不是说二郎山才是进藏第一山吗,其实本驴觉得折多山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山。首先,二郎山的海拔并不高,折多山才是高海拔第一山,其次二郎山并不在藏区,而翻越折多山后才真正进入藏区。远望盘山公路如九转回肠般在头顶盘旋,垭口云雾缭绕,苍鹰在翱翔。这和爬山一样,越往前看越没信心,只管低头走路就行了,西游记里二师兄怎么说的,只是挨时间罢了,终究会到的。于是低头蹬车,任尔东西南北风,小车重卡随你行,闷头骑了五个小时,终于到了垭口了,垭口的雪很厚,应该是这一两天下的,风也较大,路边和停车场停了不少车,很多游客都往上去更高的观景台,晴天的时候这里可以看到贡嘎山。我和老张快速套上厚衣服,爬升有多痛苦,下坡就有多爽,后面是一路长下坡直达新都桥。新都桥被评为最美摄影地,本驴觉得很一般啊,就是很普通的藏区牧区的地貌,也可能是因为这里是离成都最近的藏区,接近性好,又有可能是本驴看了太多的雪山风光,去了太多藏区的缘故,吃多了鱼翅熊掌,看不上窝头贴饼子了。


今天骑行了60公里。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